浙江日报讯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们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急需慈善机构的帮助。
本月8日,温州市慈善总会携手温州市卫生局、温州市残联启动了“爱心温州·情满瓯越”慈善助医活动,一下子拿出1000万元慈善金,专门投向危重病救助、慈善启明、精神康复、先天性心脏病救助、新生儿救助、贫困孕产妇救助、幸福微笑联盟等的12个医疗资助项目。10家当地医院被定点为治疗医院。
退休老人捐款114次
在温州市慈善总会采访时,记者偶遇邹应舟和苏程义两名大学生,他们正利用暑期在慈善总会做爱心助学项目的义工。
杜师母和朋友一起来了,捐上3000元。杜师母这样做已经坚持了五六年,在她的带动下,朋友、邻居、外甥、侄女现在都让她帮忙来捐款。
问起杜师母为什么来捐资,她很不好意思。她说,这真的只是“意思意思”。自己已经退休了,退休金还要用于旅游。除去生活费和旅游费,一年拿出这些钱来,既不会成为负担,又能帮助到别人,这样的行善方式让她没有负担,很快活。
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这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温州人的慈善观。做慈善不是富人专利,它正在走进普通温州市民的生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现在温州人做慈善,定向捐助占了绝大多数,许多人希望明明白白看到自己的爱心开花结果。慈善总会因势利导,例如此次的慈善助医行动,总额1000万元、每个项目平均投入将近100万元,对普通市民来说是一笔巨资。但慈善机构把项目进行了分解:捐助1000元能让一个老年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捐出2000元能让贫困孕产妇母子平安,捐出5000元能让一个孩子通过唇腭裂修补手术拥有美丽笑容,捐助20000元可以挽救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
捐助可以量化,慈善带来的快乐却是无法计数的。周绍文,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已经捐资114次,总额达到19.8648万元。他每次一涨工资,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就知道了。老人总是乐呵呵地送来捐助,只给自己留下基本生活费。
还有一位蔡师傅,也常这样来捐款,8月11日上午,他刚来捐了3000元,退休工资、儿女孝敬的零花钱,都会送来。每次拿着捐资发票出门,他都是带着笑容的。
快乐慈善、公信慈善、透明慈善、活力慈善,这些现代慈善的理念,正在温州人心中生根发芽,在更多美好心灵开出七色花。
12年善款超13亿
早在2005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就曾前往印度考察慈善防盲治盲的做法,而后在医院设立了专门的扶贫白内障手术病区。
在执行院长王勤美教授看来,这个慈善启明工程,是在政府组织下,医院与慈善机构结下的一段良缘,双方是“一拍即合”。医院根据自己的优势,无偿提供人力、技术、设备、病房等医疗资源,慈善总会则承担手术所需的材料费用,创造了一种政府、社会团体、医院联动的慈善模式。
因此近三年来,受益人群迅速增加到了6000多人。
不但如此,慈善助医行动已经走出了温州。今年在贵州毕节、云南昭通、四川广元、青海玉树等地,温州市慈善总会携手温州与当地医院,为当地贫困群众开展了针对白内障、唇腭裂等的慈善医疗活动。
4月17日,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在温医附属眼视光医院与昭通中医院合作共建签字仪式上,赞扬温州人过去是“商行天下”,现在是“善行天下”,上了一个台阶。这一步跨越体现了温州人的道德自觉和文化自觉。
温州市慈善总会一掷千万元助医的豪气,是建立在温州慈善事业12年发展的深厚基础上的。12年时间,全市慈善机构累计募集善款已超过13亿元,受益人群近百万。
温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孙成堪回忆,改革开放富裕之后的温州,本就是个爱心城市。媒体上一发布急重病号需要帮助,许多温州人会自发到医院看望捐款。他至今还记得市长亲自抱着红色募捐箱去劝募的情景。
被改变的人生
这是一张张笑脸。重见光明的欢喜,照亮了他们饱经风霜的脸。
8月11日上午,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五病区慈善病房, 6位成功完成白内障手术的老人,正等着办理好手续,拿上药物,出院回家。
永嘉县下寮乡的陈春兰老人今年72岁,在去年村里的摸底调查中被发现患上了白内障,随后成为慈善启明工程的受益者,三天前来眼视光医院接受手术。
“回村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村子里逛逛,好好看看。”老人看着记者,轻声细语地说。
同一病房的张美杏老人来自平阳腾蛟,她一只眼睛完全失明已经有5个月了。她说,没想到才二三十分钟手术就好了,没有一点难受和不适。
这里老人正在办理出院,隔壁又有老人被接来筛查了,他们是下一批将要住进扶贫白内障病区慈善病房的人。慈善启明工程2006年11月开展至今,已经施行了6200多例手术。而今年的千万助医活动里,这一项的投入预算是100万元,又将有上千人因之受益。
32岁的陈张华很担忧,因为她一对早产的龙凤胎还在保暖箱里与早产儿并发症做着斗争。但她在跟记者交谈的时候,却传递出一份勇气:“我的孩子虽然多灾多难,但我们还是给他们取名叫‘吉祥’和‘如意’。温州有这么多好心人帮我们,我和老公会打起精神,绝不放弃。”
5月28日孩子降生以来,陈张华和丈夫经历了太多悲喜,也收获了无数温州人的善意。孩子出生的时候,才6个月20天,两人的体重加起来还不到2500克。结婚9年才盼来孩子,还是一对龙凤胎,陈张华和丈夫很是高兴,可是两个孩子刚一出生就被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儿子肠穿孔、甲状腺功能低下,女儿脑膜炎引发脑积水,不到3个月就已经花费了17万元医药费。
来温务工七八年,老家在安徽安庆农村,陈张华的婆婆和母亲身体都不是太好,家里本就拮据。孩子的事一出来,能借的亲友都借过了,背了一身债,而孩子的后续治疗费还没有着落。万般无奈之下,陈张华想到了向媒体和慈善机构求援。很快,好心人陆续给孩子送来了4万多元的救命钱。8月13日,作为“爱心温州·新生儿救助”项目的首批受益者,她家和另外三个家庭都得到了10000元的救助金。
从满月起,陈张华就恢复上班了。每天一大早,她要把自己的母乳送到医院给孩子吃,然后再赶回高翔工业区的服装厂上班。现在,“如意”的病情较重,已经转往上海的医院,丈夫跟去照顾了。“吉祥”的情况相对稳定,还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治疗。
并非陈张华一家有如此遭遇。据介绍,仅温医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每年收治的早产、感染、窒息的患病新生儿就有3000来例。因家庭贫困,一些新生命被无奈放弃,在来温务工的新温州人家庭中尤甚。此次慈善助医活动安排了20万元专项善款,专门针对家庭困难的患病新生儿给予经济救助。
同时,千万助医活动还覆盖了青壮年。家庭经济贫困,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经过治疗能在较短时间内康复、恢复劳动能力的青壮年患者都可得到资助。在温务工三年以上的新温州人,也被纳入了危重病救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