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人记忆中,城北是缺乏色彩的老工业基地,呼唤着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商业价值的完美衔接。
当“南有CBD,北有新天地”这一下城区服务业发展口号提出之时,城北迎来了“二次崛起”的新契机。
在原重机厂地块上,一座吸取工业化的元素与地方性文化元素的城市综合体——创新创业新天地,将为东新路一带以及城北大片区域带来颠覆性地发展。
“新天地”这个城北“破题之举”项目的推进,也牵动着城北一批老市场的神经。为一扫陈旧工业区的形象,“新天地”近邻——浙江省工业品市场也急需“整容”,一条通向“新天地”的长大屋路需要拓宽,该市场一些经营户面临搬迁……
市场提升改造中,经营户们面临新的选择,大变革隐藏着风险,也孕育着商机;老市场重焕新生蜕变之旅也面临种种困境;阵痛过后,城市发展却向着分工更合理、功能更完备的方向不断进步。
|
现在的浙江省工业品市场。 |
|
|
改造后的市场效果图。 |
|
一座市场的两次重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深层次变革,势如破竹。东站服装市场等一大批杭州老市场相继拔地而起,浙江省工业品市场就是在这股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迎来它的第一次生命。
“即使最角落的摊位,3、4平方米一年就能赚20来万。”入驻市场的第一批经营户贾立诚回忆,华东六省一市的许多采购商都到市场里来批货,老一批经营户就是那时赚厚了家底。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人气商机日益兴旺之时,该市场却因地块出让不得不搬迁。“当时有些担心,换了地方总怕客户流失,不过大家相信老市场已名声在外就跟了过去。”
2007年开业的省工业品市场迁到了东新路上,规模也从原先的2万平方米扩大到了5万平方米。许多老经营户在这次搬迁中也扩大了规模,贾立诚的店面就一下子扩大了10倍。
在浙江省工业品市场第二次开业的那年,杭州的专业市场正开始经历“乾坤大挪移”。2007年,杭州出台《关于市区商品专业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工作的若干意见》,杭州的专业市场要变“低、小、散”为“高、大、强”,变粗放型量的扩张为集约型质的提升,实现从“市场大市”向“市场强市”的历史性跨越。
杭州蔬菜公司、笕桥蔬菜批发市场、三里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杭州果品有限公司等7家市场先行转移,集中在勾庄的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安家落户”;2008年10月,由杭海路搬迁至九堡的“超级服饰航母”中国四季青服饰交易中心一期开门迎客……
杭州市政府下决心,要对这些商品专业市场进行重新洗牌,确保“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撤销一批和搬迁一批”。杭州专业市场迎来提升改造的大潮,在这股大潮中浙江省工业品市场迎来了它的第二次重生——提升改造。
该市场董事、副总经理周善明说,第一次搬家仅仅是市场规模的扩大,而这次提升改造则将促成质的飞跃。
经营者的艰难抉择
市场内的主干道——长大屋路,由东往西穿越市场。路最窄处只有7米,两辆货车并行通过已显吃力。“常常堵车啊,卸货的车、采购商进货的车进进出出老是在这条路上堵牢,一堵就得堵上个把小时。”市场的老经营户程永生说。
作为此次市场提升改造的重点之一,长大屋路将拓宽改造为4车道。这对于市场内的交通无疑将大大改善,在周善明看来更大的利好在于,改造拓宽后,长大屋路将从一条市场内通道一跃成为城市道路,而这条路也是省工业品市场衔接“创新创业新天地”的重要通道。
事实上,这条路对于城北的发展有更深远的意义。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郑俊说,作为下城区东新、石桥单元东西向穿越宣杭铁路的重要城市干道,拓宽长大屋路将缓解重工路和石祥路的交通压力,并大大改善宣杭铁路两侧周边地块的交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营者都为此拍手叫好。道路拓宽需要对路两边的部分经营户进行拆迁,市场整体改造的一、三区经营户也需要搬迁至二、五区进行过渡。
搬还是不搬,对于经营户来说是一个问题。
在新四季青以及环北丝绸服装城等新市场成立之初,不少经营户也都是思虑再三。“杭海路上人流量大,四季青搬到九堡后人气还是需要从零开始培育的,当时我和几个小姐妹在考虑要不要换地方,最终还是选择跟了过去,不过店面缩减了一半。”一位四季青经营户说,很多小姐妹都先租一两年,观望一下。
这次虽然不是市场外迁,工业品市场的经营户们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心情,尤其是长大屋路两边的经营户。路宽了,店面就相应少了,市场改造后在原位回迁的总原则下,必然有一些经营户将另择店面。而眼下遭遇的困境是,路边以及一、三两大位置相对优越区域的经营户暂时过渡到二、五区后,生意清淡了。
“开一天就亏一天呢!”一位经营者诉苦道,“率先从沿街搬到市场内部去过渡,结果老客户都溜掉了,来市场里买东西大家都贪图方便,谁会逛到市场深处呢?”
这位经营者的话道出了许多市场提升改造过程中产生的阵痛,市场整体的提升不可避免地将对局部利益造成伤害。
为此,浙江省工业品市场在过渡期间制定了多种补偿方案。首先,提供一批安置房,2个月内免费使用,4至5个月内每月的租金按原价格下调。此外,提供补偿金。
事实上,大多数经营者都表示理解,并已签订搬迁过渡协议。“目前对于生意的影响是暂时的,市场整体提升以后对于我们经营者来说是好事。”经营户程永生说。
市场商场化的蜕变之旅
“老城区不允许再新办传统的专业市场,但允许办商场化的专业市场。”这是杭州市对市区市场提升改造制定的一条“门槛”。市场要走商场化之路,这符合杭州打造楼宇经济的要求,也有利于一改过去市场脏、乱、差的状况,提升杭州城区的清洁的形象。
自动扶梯和观光电梯、全中央空调、高大气派的中庭花园……新四季青、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等一批新建或改造的市场硬件都足以和杭州大厦相媲美。除了硬件上的提升,市场商场化也鼓励市场增加零售业的比例。
在第二次重生的过程中,浙江省工业品市场也下足了血本——总投入三四千万元,用于一、三区大楼的整理改造、所有区域外立面的整治、市场绿化、消防安全整治等等。
“提升改造后不仅环境好了,我们还将进行‘划行规市’,一些工业危化品的安全隐患将彻底消除。”周善明说。
市场经营者在重视硬件投入的同时,更加明白精准的定位才是专业市场生存的第一法则。专业市场由于处在不同的地段,也将走不同的道路。“对处于市中心的专业市场,将通过改造提升走上商场化、精品化的发展道路,对于其他专业市场,将通过资源整合,或关闭,或合并,或撤销,集中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商贸经济的质量。”下城区经贸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周善明心里清楚,市场提升改造仅对硬件下手是不够的,市场内核也需要一次更新换代。“在这次提升机遇中,我们将引进德力西、正泰等更多优质品牌入驻,淘汰差品牌,同时还将要提高经营者的素质。”
在市场内,提升也已成为许多经营户自发的一种行为。“市场提升改造了,我的店铺也相应要进行改造,外立面准备重新设计一下加强宣传,产品品牌也要进行提升,卖的餐具形状、材质的要求都会提高。”经营户贾立诚说。
产品质量高了、市场环境好了,自然吸引大批零售客户前往购物。很多外地游客来杭州除了看西湖,还不忘去四季青买衣服。“像逛商场一样舒服,但是价格比商场便宜很多,也能感受淘的乐趣。”网友“smile”在网上大吐“购物经”。
浙江省工业品市场原先以批发为主,管理者和经营户都期望通过这次提升改造,培育起更多零售客户,增加市场利润,尝到政府提倡的市场商场化带来的“甜水”。
专业市场升级繁荣服务经济
市场商场化是服务经济的一次提升,今年下城区就将现代服务业作为该区发展的“新蓝海”、“新增点”。根据下城区打造“繁华时尚之区”整体规划,“南有CBD,北有新天地”的中心城区的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市场主办方西联集团副总经理陈岗说,市场提升改造不仅使自身成为新型都市工业示范区,还迎合了新天地的商业环境,促进了城北商业圈更加繁荣。
“长大屋路拓宽改造后,城北区域道路网络完善了,工业品市场借机提升改造,对‘新天地’项目建设是重要的促进。”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郑俊赞同这一观点。
市场提升改造,使消费者、市场本身以及区块经济纷纷受益。市场经营户程永生说:“市场处在市中心,有条件吸引更多零售客户,但是脏乱差市场往往会赶走许多零售客户,现在市场提升改造了,感觉市场整个档次提高了,更好地服务可以吸引更多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工业品市场等一批老市场的提升改造,只是下城区“南精北快”发展战略中,构筑“南有CBD、北有新天地”新中心城区发展格局的其中一笔,更多、更重大的手笔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展开。
记者从下城区经贸旅游局获悉,近3年来,下城区已对42家商品专业市场实施了改造、搬迁、关闭,今年是专业市场改造提升计划的收官之年,要实施4家专业市场的提升改造,其中改造提升1家、搬迁改造2家,关闭(撤销)1家。
副市长张建庭指出,要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坚持市场规模与市场特色并重,发展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竞争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大型专业市场。
市场一头撬动着消费,在刚刚举行的全市半年度商贸工作会议上,记者获悉,上半年我市商贸经济总体形势良好,消费需求保持高增长,成为拉动上半年经济增长最稳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