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楼老照片,摄于1921年5月3日。
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扩建后的楼外楼。
浙江在线08月24日讯清朝落第文人洪瑞堂要是知道162年后,他造的那间小平房变成今日雕梁画栋楼外楼,一定诧异;要是知道杭州人讲究浪漫唯美的视觉品位,甚至为了冬天留住飞雪而专门增加了那一弯檐角,更加会跌破了眼镜。
昨天西湖景区管委会传来消息,楼外楼将进行局部装修改造,原因之一是正门楼顶不积雪,模样不够俏,需加建两个仿清飞檐翘角抱抱雪。
正在改造的这两个石质灰色飞檐呈飞举之势,左右对称,连接屋顶青灰色瓦片,就在正门正上方,不论在湖上泛舟还是立于门下,都能清晰地看到它们漂亮的造型。
从2002年开始,西湖景区综合保护工程一直在进行当中。为了完善西湖景致,去年曾租热气球,进行西湖航拍。航拍中,专家发现:“楼外楼一共约有七八个翘角,雪大的时候,个个都能揽一怀抱的白雪,点缀湖边,与断桥相望,十分俏丽雅致。唯独正门屋顶缺位。”专家分析,楼外楼正门二楼斜屋顶和地面大约成45°角,由青灰色铜瓦铺就。斜度大、铜瓦又湿滑,因此留不住积雪。
西湖有句老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雾湖,雾湖不如雪湖。”也许正因为南方罕见积雪,杭州人才觉得雪湖绝美,忍不住要完美处处雪景吧。
“动土动木、请那么多工人加两个翘角,就为了每年三五天雪景,不知道是精致浪漫,还是吹毛求疵?”楼外楼前游客发现我们关注那两个石头疙瘩,忍不住插嘴。
添飞檐只是楼外楼此次改造的内容之一,另外,原本二层三层露台上的水泥栏杆都换成了防腐木,仿清式样。另又在三楼增设5个包厢,投入重金装修,大约9月中下旬竣工。
楼外楼建设改造大事记
1848年,清朝落第文人洪瑞堂与妻子西湖捕鱼烹虾为生,在六一泉旁建一平房,位于俞楼与西泠印社之间,就是最早的楼外楼。
1921年,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拍下现存楼外楼最早的照片,一楼一底两层楼。
1926年,已颇有财力的洪氏传人洪顺森将之改建成有屋顶平台的“三层洋楼”,内装电扇、电话,成为当时杭州颇有现代气息的酒家,生意也更为兴隆。
1955年,楼外楼申请公私合营被批准,1958年搬迁到现在的位置,仍旧三开间门面,后经政府支持逐步改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楼外楼先后数次大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