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5日讯8月23日上午9时左右,香港康泰旅行团一行21人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枪手挟持,其后警方与枪手谈判失败,进行强攻,导致8名香港游客死亡的惨剧。
针对这起事件,记者昨天采访了浙江警察学院反恐防暴专业副教授、浙江警务指挥控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胡望洋。
“这是一起典型的不成功案例,表现出菲律宾警方在人质事件危机处置乃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指挥与控制方面,有很大的欠缺。”这是胡望洋对此事件发表的个人看法。
“不专业”一没有把人质安全放在第一位
案件细节回放:当地时间23日上午10时许,现年55岁的菲律宾前警官罗兰多·门多萨手持M-16突击步枪劫持了这辆香港游客搭乘的旅游巴士,希望借此复职。16时39分,劫持者共释放9名人质。19时35分,劫持现场传出枪声,劫持者枪杀人质。
作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胡望洋这两天一直在关注有关菲律宾人质劫持案的报道。
胡望洋说,就当时的劫持现场来看,菲律宾警方明显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尤其是在劫持者手持枪支以及情绪极度波动的情况下贸然强攻,直接激怒了劫持者,最终导致更严重的惨剧发生。
“网上有不少人质疑,在枪手门多萨与警方谈判过程中,警方完全有机会将他击毙,这样的观点是情绪化的。因为发生劫持事件时,警方处置时也是有原则的,首先要保证人质安全,其次是处置民警和周围人群,再者劫持者的生命安全也需要保障。除非种种迹象均显示,武力强攻势在必行,才能采取行动。”
“从此前的报道及几个小时的电视直播画面看,劫持者作为一名前警务人员,他的本意不是为了恶意杀人。起初,门多萨愿意和政府安排的谈判专家谈判,就表明了他是想解决问题的;第一批释放6名港人和3名菲籍人士,也说明他只是希望警方答应他的要求;晚7点多,门多萨再次释放了大巴司机,就是希望他向外传递那15名遭劫持的游客中‘还有12名游客还活着’的信息,希望警方给予善意的回应。”
“可是,菲律宾警方错失了这一次次可能将事件化解的机会,在劫持游客长达10多个小时、劫持者情绪已经异常激动的情况下,菲律宾警方并没有将人质的安全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不光没有答应劫持者的要求,稳定他的情绪,反而选择了强攻,这是很不专业的。”
胡望洋的观点很简单,是保障人质生命安全重要还是恢复门多萨的职务重要,“权衡一下,结果显而易见。”
“不专业”二强攻过程混乱而毫无章法
案件细节回放:晚19时左右,包围旅游巴士的30名菲律宾特警试图从车尾部敲碎玻璃攻入车内,但遭到门多萨开枪射击,第一次强攻失败。在劫持事件的最后时刻,劫匪以人质做“人肉盾牌”,造成人质伤亡惨重。
人质事件的危机处置策略应当以“危机谈判”为主,“武力强攻”为辅,此外,现场指挥官应具备哪些角色认知?如何建立科学的危机处置机制?现场不同功能组别之间的任务分工如何?这些都影响人质事件危机处置结局。
人质事件危机处置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授权采取强攻战术行动时机的把握。因此,指挥官在决策过程中,首先应观察现场是否存在诸多高危因素,并且需要和其他的情报加以整合研判;其次,指挥官应当与危机谈判与武力强攻的组长进行讨论及风险评估;最后再决定是否发动武力强攻。
胡望洋说,“强攻策略中,在一个位置迅速锤击突破,或者说几个方位面同时突破,使持枪劫匪难以应对,趁机把他制服,都是可以用的策略,但关键问题在于,菲律宾警方用大锤敲击汽车玻璃,只是虎头蛇尾地到处敲几下,并未敲出一个完整的车窗;不熟悉汽车的构造,盲目用绳索拉车门,结果无功而返;在一名警察从大巴尾部上车的时候,站在其他位置的警察竟不懂得以‘声东击西’的方法以分散劫持者的注意力。警方突破后持枪乱扫,警匪混战持续一个小时,这不是一个专业的人质解救过程。”
“不专业”三当面逮捕劫持者弟弟激怒其情绪
“菲律宾警方为何拒绝劫持者的复职要求,这个问题只能由菲律宾警察来解释了,但是当劫持者的弟弟劝解不成时,菲律宾警方怀疑其弟弟向劫匪透露情报,当着劫匪的面把他的弟弟逮捕,这无疑激怒了劫匪,增加其压力,不光让劫匪对其诉求感到绝望,同时更让他觉得,因为他的事又牵连到了自己的亲人,导致劫匪情绪失控甚至绝望。这种做法违背了人质事件危机处置中,生命安全优先考虑的最基本宗旨。”胡望洋同时还提到劫匪期间曾打算开车离开的细节。
“一般的做法是不用阻止,只要派出警车沿路紧贴,持枪劫匪有人质在手,一定要以人质安全为先,打爆车胎只会刺激持枪劫匪,做出危害人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