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6日讯昨天上午,杭州二中为一个叫赖陆航的男孩子举行了小型庆祝会,祝贺他为学校拿回了第22届国际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而一个月前,他的同学诸琪磊获得第4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校长叶翠微说,这枚金牌是二中获得的第6枚国际金牌,在全省中学独占鳌头。
记者采访中发现,小赖是从小学4年级才开始接触电脑的,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就义无返顾钻了进去。他用一句格言总结自己的成长之路:“任何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小学:6年级讨生日礼物,是清华计算机教材
赖陆航的爸爸赖庆林说,小赖读小学4年级时,家里买了一台电脑,他对游戏不感兴趣,而是喜欢上了电脑的各种符号,模仿着那些符号敲键盘,“那时电脑经常死机,我几乎每周要跑电脑市场,修好后拿回家,他一折腾,又坏了。”
看儿子这么喜欢,爸爸在儿子5年级时给他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报了一个计算机培训班。“他是如鱼得水啊,别人玩游戏,他自己设计游戏。”赖爸爸现在还记得,儿子自己设计的第一个小游戏,是“坦克大战”。他还对爸爸说:“你喜欢炒股,我以后给你编一个炒股软件。”
6年级时,赖陆航生日,礼物是要一本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教材《数据结构》,问他能不能看懂,说还行!有一次,小学搞贸易节,赖陆航就自编了一个程序,让同学去推销。
初中:自学完大学数学课程
说来很巧,赖陆航、诸琪磊这两位金牌学生,连初中也是同学,他们的班主任——建兰中学的数学老师汪彬瑾记住了小赖的两件事:
一次几何考试,有道题满分10分,一些学生没有根据题意把图画出来,虽然解题过程包括答案都对了,但没有得分,其中包括赖陆航。
“上课时,好几个被扣分的学生就和我争论,认为我至少应该给他们一半的分数,赖陆航没有来和我争论。”汪老师说,赖陆航的数学考试一直都是满分,90分对他来说是一个很低的分数了。下课后汪老师问赖陆航:“被扣了10分,有什么想法呢?”赖陆航说:“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错误我不会再犯了。”
另一件事发生在初一下学期,当时学校组织数学、科学竞赛辅导班。赖陆航的成绩非常好,是内定的辅导班成员,但他没有来报名。汪老师很意外,“他告诉我,他最感兴趣的是计算机编程,他想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还有什么比学生的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潜力呢?我支持他的选择,同时向他建议,计算机编程需要非常扎实的数学功底,可以自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课程。”就这样,赖陆航初中的空余时间几乎都用在解决他感兴趣的一个个编程问题,也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的数学课程。
高中:一进机房,天塌下来都不知道
赖陆航进了杭二中后,教练胡旭红说,如果比计算机编程,她肯定不如这些学生,“赖陆航有学校小机房的钥匙,早上7点进机房,晚上9点出来。有时晚上到机房里看他在编写程序,问他‘谁来过了?’他竟然说‘不知道’,非常专注。”
小赖他们在机房里编什么样的程序呢?小赖说,有一些是跟我们的生活相关的,比如从杭州到北京,有很多条路线,有高速,有乡间小道,告诉你各个收费站的收费、汽车油耗等,通过计算机编程,找出一条最经济路线。
胡老师说,赖陆航是她指导的第二个获得国际金牌的学生,赖陆航的师哥俞华程在2008年也获得了信息学奥赛金牌。俞华程获奖时,赖陆航还是高一学生,俞华程成了他的“编外老师”,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这种团队效应,有利于给后面的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觉得,国际金牌离他们并不远,只要努力也能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