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敏是注重生活品质的精致女人:她在办公室备着咖啡和各式糖果;碰上不外出执法的日子,她会换上高跟鞋和女人味十足的衣服。
看过她工作状态的人说,潘小敏是果敢,甚至有点泼辣的人。
在余杭,“环保高压”奉行多年,多数企业将环保变成自觉,但严打也逼得不良老板升级偷排手法。这就需要潘小敏的环保知识,需要她的锐利双眸,还得靠女人独有的第六感。
河面的红褐色转瞬即逝
2008年上半年,潘小敏心里记挂着一条小河。
在这条10米宽的河边,河水检测达标。潘小敏习惯性地用聚光的双眸凝视河水,猛然发现漂过淡淡的红褐色,水流湍急,红褐色转瞬即逝。
河边有家印染厂,诡异的红褐色,是否和它有关?
河流水质是达标的,红褐色是不易觉察的,工厂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是正常的。但潘小敏相信她的直觉,半年间,她六次去印染厂“找茬”。
顺着工厂围墙,一排电闸挨个试,没有一个是控制排污阀门的。
用洋镐在污水调节池周边试探着挖,也没有发现埋暗管的痕迹。
奇怪,潘小敏徘徊之后,还是停在了污水调节池旁:她跪在地上,袖子挽到最高,伸向发烫的,有腐蚀性的污水中,一点点挪动,把整条池壁摸了个遍。但她还是没找到暗管——红褐色的池水有两三米深,够不着底。
转机在坚持中到来。那是仲夏的一个下午,水浅至半米,潘小敏再次来到小河边,岸边一处石缝中,一条细丝般的红色水线从石缝中冒出,手一摸,烫的,是刚排的污水。潘大喜,拍照取证,闯入厂区。
老板的招认没出乎潘小敏的意料,但挖暗管的过程令她难忘:他叫来一辆挖掘机,在调节池旁挖了3米深,一条直径半米的暗管见了天日。它一头连着调节池,一头通向小河正中央的河床,印染厂约三成的污水,没经过任何处理,就这样排向小河。
潘小敏感叹:幸好那天水浅,细水线没被稀释;幸亏天长日久,暗管有了小渗漏……
造纸厂排出纯净水?
一个人太神奇了,终归要跌下神坛,比如重庆缙云山道士李一;一家工厂太神奇了,离谎言破灭也就不远,比如余杭这家能排出纯净水的造纸厂。
3年前,面对执法,造纸厂老板很镇定:咱用的是高科技,水循环利用,污水排放极少。
搞环保16年,潘小敏造纸、印染、化工的生产工艺都自学过。造纸的确有高科技工艺,但这个耗水产业,生产线只吃水,不吐水,全球似乎都没先例。
厂区污水池里的水更是神奇:全透明,水质指标类似纯净水。
还是女人的直觉:“不对,搜排污暗管”。
厂区里转,厂外田野里找,不论执法队员白天找,晚上突击查,哪怕是刚检查完,十分钟后杀回马枪,神奇的造纸厂老板总能在20分钟内出现,说同样的话:不要找了,我们用的是高科技。
原来老板雇了个人,一天100块,成天在厂区内外转悠,记住环保监察的车牌,盯住环保的人。
此地无银三百两。潘小敏带上盒饭,走入造纸厂:“不挖出排污管,今天我就不走了。”
潘小敏拿出撒手锏,请求杭州市环保监察支队支援,那里,有全市仅有的暗管探测仪。
老板服软了,他领着潘小敏来到厂区外的一口水塘边。与其说是水塘,不如说是一片沼泽地,上面长满水草,不见水的痕迹。拨开一片水草,在1米多深的水中,一个阀门若隐若现,那就是排污管的中枢所在。打开它,造纸厂的污水就能排往20多米开外的一条河流中央。
那年年底,这家神奇造纸厂被关停。但让潘小敏气愤的是:无良的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商,在卖污水处理器时,竟打包卖全套偷排装置。
爬上余杭最高烟囱的女性
多数日子里,潘小敏的行头是长袖T恤、牛仔裤、运动鞋;肩头斜挎一个包,里头有相机、手机、纸币、电筒;手里的工具要么是洋镐(挖暗管的),要么是撬杆(撬窨井盖的),要么是榔头(找污水露点的)。
在余杭,不少工厂围墙临河、临沟而建,为弄清墙外的水质,她每每要翻出墙外,之后,就是在河畔及膝的草丛中行走,发现……
余杭辖区内有热电厂、化工厂,这些要排气的企业有高烟囱,最高的一座烟囱超过百米,大致相当25层楼的高度。
一条蛇形铁楼梯绕在烟囱壁上,台阶一块铁片叠一块铁片,栏杆几十厘米才有一格。这样的楼梯,走到顶,比摩天轮刺激N倍,潘小敏说“那是腾云驾雾的感觉”。
但她非上去不可,烟囱高处排出的废气要把关。每每都是这样的情景:工人们在下面仰望,指指点点,等她下来后,告诉她,你是头一个爬上这座烟囱的女人,厂里敢上去的男人也没几个。
余杭地界,所有的高烟囱,都曾被潘小敏征服。
只有爸妈喊吃饭我不紧张
当个大队长,官不大,找上门的人不少。一听有饭局,我就下意识警惕,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都要事先问清楚,席间是否有企业的人。只有爸妈喊我吃饭,才能放心去。
清白当官,靠我一个人是守不住防线的,被捏住把柄的老板们,连我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去打听。我和丈夫、孩子不得不缩小社交圈,闲下来,看看书,偶尔旅游。
(叹了口气)干这一行,人得罪得没剩几个了,老板们得罪也就得罪了,连受托来说情的朋友、老同学也连带得罪了。(脸红)连自己的堂兄弟,都开了罚单。
我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对我不冷不热的老板,我放心;赔笑脸的,动不动就想请吃饭的,就高度怀疑。
(与人为“恶”,你图啥?记者问。)
(眼眶湿润)是啊,我图什么呢,罚款自己一分钱也拿不到,少揪出一条暗管,环境也看不出啥变化。可是,我常常想,环保局的人都不管环保,谁来管环保呢?
干环保,余杭区的领导们在给我撑腰。我们说引入一个项目有环境风险,宁可牺牲GDP,领导也立马放弃。余杭市民也在给我撑腰,手机常接到陌生电话,收到陌生短信,举报环保问题,是他们对我的信任。
管好环境,光我们环保人拼命干不够,就算工厂完全不排污了,污染物总量只会少三成,剩下的70%,还有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种植养殖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管住这些,靠大家。
据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王中亮 通讯员 邵甜 摄影记者 贾代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