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6日讯昨天下午,在龙湾区蒲州街道上江路的江前村三产安置地块,四五台打桩机在同时作业。工地的围墙上写着“温州理想佳苑商住楼工程”等字样,建设单位为瑞安市正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工程监理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该工程重新开始打桩已有40多天。
“理想佳苑”作为未来住宅区的名字,是温州个人集资建房方的会员们取的,地块是温州个人集资建房方委托开发商于2006年11月15日以1.0458亿元的价格拍得的。这被视为国内集资建房的破冰之旅。
当时,温州市“个人集资建房”牵头人、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在温州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个人合作建房研究会”上宣布:他们委托开发商已拿到政府挂牌出让的地块,5个月后有望动工。
不过,一直到了2009年1月,该项目才开工,只打了19个试桩就停掉了。
该项目为何延迟2年多才开工?项目为何开开停停?
工程因核算价格停工一年多
龙湾区蒲州街道江前村三产安置地块建7幢商住一体的住宅,总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共有房子256套。
昨天,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地门口的移动板房里,除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办公室外,还有房开公司和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的办公室,而且每个单位均派出了专人常驻工地。“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现场看着,还不是因为这个项目特殊。”温州市场营销协会在现场负责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他到工地已有40多天,主要负责和房开、施工单位、会员的沟通。
正元房开董事长林行勤说,去年工程开工后又停下,是因为委托方对施工单位的工程核算价格方面存在异议。“刚开始,委托方认为我们的工程核算价格过高了,后来他们经过一年的调查,发现市场上都是如此,双方的合作才得以继续。”
合作会员变成“开发商”
扣除双方因工程核算价格僵持的一年多时间,工程延迟了2年多才开工。
对此,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说,当时拿到地块后,他以为按照正常程序5个月后有望动工,但因为该项目的特殊性,在国内尚无先例,主要是政策原因导致该地块未能及时立项,不能拿到开工所需的各种手续。“现在是按照商品房开发模式的,不过还是我们委托房开代建的,代建是合理合法的。”
据知情人透露,该项目最终得到立项批复,并办理各种手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该项目去掉了“个人集资建房”的名义,转而按商品房开发模式进行。
对于这种说法,记者从林行勤处得到印证。林行勤说,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这个项目按商品房开发模式进行,房子向社会公开销售,256名会员成为项目公司——瑞安市正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温州第一项目部的投资股东。
每个会员能否拿到房子?
按照2007年3月1日起实行的《温州市区商品房网上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市区内的商品房实行网上销售。
有人说,从个人集资建房变成商品房开发模式,256名会员由消费者变成开发商,姑且不论成本,最明显的变化是,商品房要向社会公开销售,这意味着会员不一定能拿到“自己”的房子。
对于这个问题,赵智强承认是他目前遇到的最大困扰。“要是只能网上销售,会员到时候可能要按建好的房子摸文,摸文获得的房子售出后扣除各种费用,利润归会员。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比较附近的楼市价格,还是划算的。”
据了解,该地块附近的房价,从两三年前的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已升至现在的每平方米3万元左右。
温州市房管局负责人说,这是一个普通的商品房开发项目,每个环节都是按照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程序的,作为商品房开发项目,其房源必将纳入市场销售体系。
有人认为,会员由消费者变为开发商,且不能保证能买到自己出钱造的商品房,其实已偏离了“自己买地、成本造价、自己消费”的初衷,在现有法规、政策框架内,个人集资建房并不可行。
》》》》相关链接
2005年2月28日,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向市政府办公室提交一份报告,表示该协会愿意牵头招纳一批“大专以上学历、在温州工作2年以上、拥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务的营销、管理人才或具有相当职称的技术人才”,开展个人合作建房。
消息一公布,就得到120余人响应,最后近300人报名参加。报名的主要有三种人:该协会成员、郊县来市区生活工作的人及市区住房困难户。
同年4月14日,温州个人集资建房联盟筹备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个人集资建房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06年11月15日,温州个人集资建房方委托开发商以1.0458亿元的价格,拍得龙湾区蒲州街道上江路的江前村三产安置地块。
据温州都市报 记者 周俊朗 实习生 林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