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9日讯8月27日15时左右,一艘满载6万多吨原油的“锦河”轮在浙江舟山海区长白水道东侧入口处发生搁浅,甚至还有侧翻和溢油危险。
一场长达11个小时的救援随即展开。
舟山几乎所有油污处理船都来了
“锦河”号,是一艘装载了6万多吨原油大型油轮。如果你对6万吨级的船没有什么概念的话,那将其想象成为一艘航空母舰就可以了。
这样一艘大船的搁浅,可是件大事情。
15时20分,海事搜救力量最早抵达现场,“海巡1142”、“海巡1145”艇立即组织现场警戒,海事人员对海域水深、船舶结构、舱内液位、当前倾角、搁浅位置等情况进行核实,分析认为该轮搁浅险情发展状态不明朗,存在侧翻及溢油危险。
经报上一级指挥中心同意后,现场海事人员立即发出指令,调来3艘大型拖轮,这3艘拖轮的任务是侧面“顶住”搁浅油轮,防止其侧翻,或者漂移;同时,“锦河”号也被要求关闭了所有非必要开启的油阀。
舟山海事局指挥中心里气氛紧张,因为一旦油轮船体破损,6万多吨原油发生泄漏,将给舟山海域造成重大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舟山绝大部分油污应急船舶都携带吸油毡、消油剂等清污器材赶往事故现场,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现场决定脱险方案:“等”比“拖”好
16时10分,海事人员登上“锦河”轮,与该轮船长和领航员等现场讨论脱险方案。
当时,有两个办法提了出来。第一个是派大马力拖船来把搁浅油轮拖离困境。但这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强行拖离又导致船底破裂溢油的隐忧。
第二个办法就是“等”,等待潮水上涨,让船自己浮起来,同时立即调小油轮过来卸载一部分原油减轻搁浅船的“分量”。
16时40分,潮位逐渐下降,为减轻搁浅部位船体负荷,现场海事人员指导船员将搁浅位置油舱内的部分货油驳至其他油舱,并严密关注船舶右倾情况。
而在16时45分,“锦河”轮四周的油栏已经布放完毕。3艘5000马力拖轮均已到位,清污船也赶到待命。
现场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稳住”大油轮。
在焦急等待中,潮水终于涨起来了
到晚上20时10分,事故现场潮高已经有约2米,搁浅船的船头开始移动,紧接着“锦河”轮在4艘拖轮顶推下,逐渐被顶离搁浅水域。
现场调查马上进行,好消息传来:事故船周围未发现溢油现象。
20时30分,舟山海事局指挥员登上“锦河”轮,指令“锦河”轮趁着涨潮立即靠泊附近码头,抢卸船上原油,防止搁浅船体受损后发生溢油意外。
21时57分,“锦河”轮安全靠泊码头。海事人员进一步检查了事故船舶,未发现进水及溢油情况。
即便如此,还是有一艘海巡艇、4艘拖轮以及3艘清污船在附近海域值守。
直到28日凌晨2时,警报才最终解除。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