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特色美食红膏炝蟹
浙江在线08月31日讯黄鱼片、马面鱼片、溪口千层饼、奉化芋艿饼、臭冬瓜……屋里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宁波特产,在宁波大学科技产业园,宁波大学商学院大三的陈珊等三名同学创起了业,开了一家网站,专卖宁波特产。
从今年初试运行起,几个大学生的收成不菲,每月的营业额,包括网店、实体店等,都在20万元左右,半年刚过,目前的营业额已过了百万线。不过,现在她们很尴尬,想主打的宁波特产品销量平平,外来货新疆大枣却卖疯了。
网店里宁波特产一直唱亏
“你好,请问大枣还有吗?”
“请问金华酥饼还卖不?”在网站的问讯处,陈珊每天都会接到不少的QQ咨询,不过让她尴尬的是,一天下来,主打的宁波特产问的人不超过5个,而咨询新疆大枣、江西鸭脖的至少超过了40个。
之后,记者参观了她们的货架,宁波特色食品的区域,简直成了小仓库,而堆放新疆特产的区域,存货已经所剩无几。
陈珊说,目前他们在售的宁波特产约有20多种,包括三北豆酥糖、宁波年糕、雪菜笋丝、腌制黄泥螺、象山鲜栗等,价格从1元至50元不等。
“宁波的特色产品分布很散,每一种的搜集,都要好几周的时间,从联系到最后确认。”最苦的时候,她们进了几包雪菜笋丝,一个多月都没有卖出,营业额一直是零。
宁波特产一直唱亏,怎么办呢?
陈珊想过放弃,但是今年2月的时候,她的哥哥从新疆带了些枣子,几个人一尝,觉得不错。“我们就尝试着进了几包,刚上架就卖空了。”
慢慢地,卖外来货也成了网站积累资金的妙招。外来品打败了本地货,陈珊也有些无奈。“宁波特产我们想推,但是问的人太少了。”
花两个月调查宁波特产为啥少人问津
“民以食为天”,不知从何时开始,谈到宁波,已无法令人联想到某种特色食品,说海鲜,不够特色,谈汤圆,已被埋没,而千层饼、水蜜桃,知名度还不足以独当一面……
今年的暑期之前,作为一名宁波人,陈珊经常听到同学、老师在讨论:假期快到了,你说带什么宁波特产回家好呢?
真正的宁波特产,到底有哪些呢?“其实宁波有很多地道的特产,比如红膏炝蟹,但因为保存的问题,买宁波特色食品,也成了一种尴尬。”
6月初,陈珊等三名同学针对宁波旅游特色食品“特色不特”的问题,对宁波6区3市2县进行了2个月的实地走访,发放了500多份问卷。另外,她们还电话访谈了宁波市旅游局局长励永惠、副局长苏少敏,与宁波市食品工业协会蔡永良秘书长进行座谈。
宁波市食品工业协会蔡永良秘书长说,解放前,宁波特色食品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10%,而现在食品大类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3%。
在市民问卷中,97%的被访者会在旅游时购买特色食品作为纪念。至于购买目的,送礼需求、休闲食用和尝新猎奇占了前三,比例分别达到了42%、54%和51%。
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人不了解宁波特产
偌大的需求市场,市民为什么又避而不买呢?数据中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市民对宁波特色食品不太了解,超过七成的人只知道三个品种。
“宁波的单类特色食品有上百种,但特色食品大类却屈指可数。”陈珊说,调查结果显示,59%的人对宁波的特色食品基本不了解,其中8%的人是完全不了解。
一位专家告诉她,宁波特产目前走入了“一无三低”的怪圈,“无”指的是品牌,“三低”,是说宁波特色食品知名度低、档次低、附加值低。
不过,宁波市食品工业协会蔡永良秘书长和宁波大学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瑞教授都觉得,地域性强是宁波特色食品难卖的最主要原因。
宁波特色食品何时能成“宁波标签”
如何让宁波的食品也有自己的标签呢?今年5月,陈珊等同学探讨的《“特食城”taste特色食品销售联盟》,获得了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一等赛。
在网购时代,不出家门就能购遍全世界。宁波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蔡永良觉得,电子商务低成本、便利,将是特色食品销售的好途径。
“运用电子商务手段结合多元化网上销售的模式,解决特色食品地域性强造成的销售瓶颈,从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蔡秘书长说,文化与特色食品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相互的。“三北藕丝糖与慈禧有一段渊源,奉化千层饼又与蒋氏家族相关,这两种特色食品可以借助文化来提高知名度,提高附加值。”
蔡秘书长说,特色食品要有独创性,避免与其他特色食品趋同,改良口味,以适合不同消费者口味。记者 邹洪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