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来看人,也不是来给人看的,我是来杭州看宝贝的。”李敖昨天上午乘动车来杭州,为的就是看浙江博物馆所藏的《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
如果一切顺利,明年6月“剩山图”将赴台湾,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之“无用师卷”联合展出。这将是《富春山居图》被烧成两半后,首次共同展出。
此次李敖杭州行,由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促成。“李敖大师私下和我说,他对杭州的印象非常好。”刘长乐说,这话,李敖在别的地方没说过。
“我是第一次看到西湖,西湖美景与书中描写的差不多,由此可见‘读万卷书,行零里路’是没有错的。”李敖说,“杭州有吸引我的条件,我很喜欢杭州,如果答应给我一个坟,在苏小小边上;不然给我一个空间,比如一个书房,让我把书、纪念品搬过来,来杭州也不是不可能。”
老去
早上近11点,李敖是带着夫人王志慧、儿子李戡、女儿李谌乘动车从上海来到杭州。
等候的记者、热情的粉丝、围观的市民,看到他的第一眼,都说,李敖老了。似乎大家觉得,斗士不该老去,狂人(李敖自我评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应该永远年轻。
但他毕竟已经75岁了。他自己都说,“走太多,会感觉有点累。”在岳庙,讲解员要带他去看写着《满江红》的碑文,他问,“那地方远吗?”
“三大男高音里的那个大胖子,和我同年,已经死了。”
李敖说,人已经老去了,看着精神,其实耳朵已经不好,反应迟钝。
“拳王阿里,年轻时一拳打出去,300磅。后来,阿里得了帕金森,一拳打出去100磅。当然,普通人还是打不过他,但阿里不会和普通人比,他会和自己的过去比。”
“我也常常和我的过去比。还好,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可以做我的接班人。”
父子
17岁的李戡,比李敖高两三厘米,大约有1.78米。他搭着老父亲的肩,帮他撑伞。有时候儿子会凑到父亲脸庞边,轻声说几句。
在凤凰卫视做《李敖有话说》的时候,李敖展示过一张照片,那时候他还年轻,60岁,背着儿子爬上山顶。
有记者问李敖,他看上去在力挺儿子,很有慈父的感觉。李敖说,儿子不需要力挺,他本身就很强。17岁的李戡,出版了《李戡戡乱记》。
在媒体见面会上,李敖说,记者要向他提问,得先问他儿子问题。于是,我们听到李戡发出的声音,有些紧张,但很有主意,按他爸爸的话说,就是“头脑很好”。
记者问他,他去了北大,如何自我介绍,李戡,还是李敖的儿子?
李戡说,成功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贫苦出身,靠自己的奋斗,闯出一片天地;还有一种人,先天条件好,继承了家庭的优势,然后通过后天的努力成才。“我想,这两种人都是值得肯定的。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很了不起的父亲。”
对于父亲,李戡说,“父亲读书的态度我是赶不上的,父亲的学问我也是赶不上的。我爸就是一个最叛逆的人,在这样叛逆的老爸面前,叛逆的我也就变得正常了。”
粉丝
按计划,李敖会在3:15抵达浙江博物馆,观看《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
2:30左右,浙江博物馆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一拨是为了工作的记者,另一拨是李敖的粉丝。在李敖没有出现之前,这些粉丝,成了记者的工作对象。
嵇老先生,83岁,被李敖的爱国心感动,所以特地来这里等他,一是表达杭州人对他的喜爱之情,同时还要送他一把写着“精忠报国”的扇子。他说,杭州是人间天堂,希望李敖能来杭州定居。
张先生是做生意的,29岁,从书架上抽了一本《胡适研究》带过来,本来希望能拿到一个签名,但看到现场局面后,觉得能看上一眼李敖就好了。张先生初中时开始看李敖的书,对李敖的评价,他引用李敖自己的话,“中国白话文前三名,李敖,李敖,李敖。”(每日商报 记者 童杭丽 摄影 李颀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