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设计方案效果图
浙江在线09月01日讯家住闸口水澄花园的陈先生每天上下班都会看见那座有些灰扑扑的白色石塔:它一点也不起眼,只有16米,比保俶塔都矮,比六和塔至少瘦一半,当然更没有雷峰塔的金碧辉煌。然而800年前,它和此三塔并称“钱塘四塔”,曾经辉煌一时。
昨天,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等全国重量级的建筑文保设计大腕齐聚浙江宾馆会议厅,举行白塔公园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白塔公园建设是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参加评审的总共有5套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专家们对第4套方案情有独钟。
看点一
铁路博物馆,有老知青们的青春记忆
方案四比较简洁,就是把白塔公园分成了四个园:白塔园、闸口园、杭江园和大桥园。
用清华大学教授郭黛恒的话来说,既然白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白塔公园的整治,就应该简洁些,不能大兴土木,不要随意挖建水系,不添加新建筑。
在四个园中,闸口园最有特色。白塔公园里有一个闸口站,是老底子的杭州机务段和杭州机电厂。据说上世纪70年代,从闸口站开出了杭州25趟知青专列中的24趟,当时的场景,许多知青至今还历历在目。所以白塔公园里,闸口站是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闸口园的整治,主要保留北面的几股铁轨。在最北侧的铁轨上,放一个老火车头的模型,尽量保留当年火车的形像。南部三角地则利用现有的台地,再做成火车站台。
保留杭州机务段的建筑,主要用来做一个铁路博物馆,展览内容包括机务陈列,玉皇山南地区发展浙江铁路史,复兴路地区近代工业史等。
看点二
请你看中国最早的导游图
方案还计划增加南宋地经景观,阴刻于白塔东侧下沉的地面上,用玻璃罩子罩好了,请游客观赏。
什么是南宋地经?
800年前,白塔一带是商贾云集之地,上有白塔桥,下有钱塘江,是水陆交通要道。当时,杭州是全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于是在白塔桥边的店铺里就有一种叫《地经》的图纸出售,是我国最早的导游图。元代李有在《古杭杂记》里记载,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长安,必买此披阅。
《地经》将南宋所属地区通往临安的道路和里程标注得很清楚,包括歇脚的凉亭和旅店的位置。但这幅导游图上,中原地区却不曾录入。因为此时宋室偏安,那一带已被蒙古统治。
宋无名氏《题壁》诗云:“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最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这显然是充满了忧国之情的政治讽刺诗。
看点三
像雷峰塔一样,给白塔加个罩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老所长曹锦炎提出,既然要保护白塔,何不来个“塔中有塔”?白塔并不高,只有16米,曹锦炎认为可以在白塔外面建一个木制镂空高塔,把白塔罩在里面,既起到了保护作用,又不影响游客欣赏白塔的真面目。
如果真这样建设,不知道白塔会不会成为第2个雷峰塔?
“5套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有一个通病,就是设计师们都不敢对白塔‘下手’。”曹锦炎发现,整治都主要集中在了塔周围,对白塔本身的保护较少涉及。
在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白塔进行过保护,发现因为长时间受火车烟的熏蚀,白塔已经变成了“黑塔”,虽然已经涂上了保护涂料,但涂料本身对塔身也有一定影响。
也有不少专家指出,白塔公园一旦建成,可以在旅游高峰期,帮西湖分担一些游客,所以白塔公园一定要有吸引眼球的景观。既然闸口站是白塔公园的一个特色,那就可以模拟以前的闸口站,设置一些小火车,作为互动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一下。
同时受到专家们青睐的,还有第1套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两家设计公司将根据专家们的意见,继续修改,互相取长补短,再拿出一套更完善的方案。
历史上的白塔
闸口白塔位于钱塘江边,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末期,与六和塔遥遥相望,是钱塘江的标志性建筑。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写有《过余杭白塔寺》诗:“登临江上寺,迁客依依。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飞。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
白塔全部以白石雕刻砌筑而成,是仿木构楼阁式的雕制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九层,高约10米,逐层划分,比例适度,出檐深远,起翘舒缓,轮廓秀丽挺拔。
塔的最下边是基座,雕刻有山峰、海浪等纹饰,象征着“九山八海”,其上立有须弥座。塔座的束腰上刻有佛经,再上分为九层,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身上浮雕有佛、菩萨和经文故事,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刻画生动。
闸口白塔是现存的五代吴越末期仿木构塔建筑中最精美、最真实、最典型的一座,因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通讯员 麻剑辉 记者 杨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