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著名主持人吴小莉的“西溪莉舍”生态示范项目正式在西溪湿地落了户。吴小莉巧笑盈盈——取名“西溪莉舍”,是取了“香榭丽舍”的谐音。“香榭丽舍”不仅是法国人眼里,世界上最美的大街,在希腊神话里,“香榭丽舍”的意思是“神话里的仙境”。
这是入驻西溪的又一位文化名人。在此之前,一群重量级的作家艺术家,徐沛东、余华、麦家、刘恒、朱德庸、赖声川、杨澜、潘公凯、吴山明……都已经在这里找到了各自的归所。这里,“谈笑有鸿儒”将成为现实,杭州人和每一个到杭州的人,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没准,不经意间就会邂逅到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文化大师名家。
把文艺名家请进门,是杭州市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名城的一项重要举措。城市经济社会事业如何发展?需要问计经济学家,问计社会学家,而杭州的回答是——还要问计于文学家、艺术家。在打造投资者天堂的同时,更要打造文化人的天堂。
南宋以降,杭州就同文人墨客水乳交融在一起。如果将城市比拟为人,杭州的每一寸肌肤和血管,都散发着“文化”的气息。白居易、苏东坡、鲁迅、周作人、茅盾、郁达夫,吴昌硕、潘天寿、沙孟海……这些生长、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文豪、大师,能够组成一份厚重的名单。杭州的青山绿水,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透出的自由劲儿,让文人墨客们在这里留下了无数佳作。
杭州人相信,文化人在给城市带来优美诗篇和画卷的同时,也会带来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全面提高。就像鲁迅先生说过的那句话:文艺是国民前进的灯火。
【样本一:赖声川的一段话】
几个月前,赖声川在排演越剧版《暗恋桃花源》时,曾回忆起他同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之间的一段对话。当时杭州邀请他进驻西溪创意园,他很惊讶,想,真的假的,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所以他直截了当地问叶明:“请问你有什么条件?”
叶明答:真的没有条件。我们请你来,就希望你多来杭州。
赖声川不甘心地追问:那到底你要我做什么?
接下来叶明的一番话,让他彻底感动了:赖老师,我们身为杭州的领导,经常在想,过去的杭州领导是谁?是白居易、苏东坡。当年他们为这座城市和人民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现在,我们又能为我们的市民带来什么、留下什么?
赖声川说,他看到了杭州的大气和智慧。
【样本二:麦家回家】
回到杭州两年,如今的麦家早已经习惯了被称作“杭州作家”。
有人问他,回杭州有劲吗?他答:有劲。
每天早上在杭州的工作室附近跑步,写作,看书,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只是新近刚出版了长篇谍战《风语》第一部,才间或打破了这种宁静。他还打算,在杭州开一家咖啡馆,作为一个文化交流场所。
“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我犹豫了很久。”麦家说起当时他决心举家迁来杭州时的心态。但杭州对文化的高度重视、给文化人搭就的宽阔舞台,终于打动了他。
为了免除麦家到来的后顾之忧,杭州为他备下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西溪文化创意园内为他留了一栋“文化别墅”,今后将低租金甚至免租金提供给麦家作工作室。
“我回来不是为了房子,是因为杭州确实留得住文化人。”回了家的麦家这么概括这座城市,不仅因为这城市的舒服,更因为这城市对文化的热忱。
【样本三:赵志刚最大的一次“折腾”】
赵志刚,越剧版《暗恋桃花源》里的那个“陶老板”,当年凭一部越剧电视剧《沙漠王子》家喻户晓的那个“越剧王子”,二十多天前还是上海越剧院的副院长,现在已经是杭州市文联的一员,杭州市戏剧家协会的主席,并成为杭州市的又一位引进的文化名人。在上海,赵志刚一直以“能折腾”著称,这种“折腾”,在杭州看来,是一种艺术特有的个性、开放的思路和创新能力。而这回的落户杭州,在赵志刚眼里,是他有史以来的最大的折腾。
他来杭州来得很彻底:把自己的未婚妻兼搭档陈湜也带了过来,二人双双从上海越剧院辞了职,即将在杭州合作组建工作室。
他看中的则是杭州市为艺术家们打造的开放的平台:“杭州对于各地的艺术家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艺术家说白了,是个很感性的群体。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会非常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用了一个字来形容艺术的最高境界:玩。“我想,在杭州这个平台上能玩得更好,更开心。”
【衍生阅读】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
抓住了文化,就是抓住了城市发展的未来。
杭州,用什么样的政策和态度抓住了文化这条根?
2008年9月,杭州市委第十届四次全会决定:推出“杭州市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
而早在2006年,杭州的文艺人才计划已经开始萌芽——
2006年,杭州市拿出了500万元文化专项经费;
2007年,这一经费达到2000万元之巨;
2008年9月,杭州市的“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推出,将每年用于青年文艺家发现、培养、引进的专项经费,定在3000万元。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在杭州市人才引进专项经费中列支的文艺家引进安家费等经费。获国家级文艺大奖的,杭州市按照奖项奖金的六到十倍予以重奖。
“发现计划”引进人才的方式灵活机动,人才可定居,可短期逗留,可项目合作。杭州市为余华、麦家、刘恒等开办了创作室,并为文艺人才提供“人才专项用房”,政府还拨出几千万元专款用于文艺人才的引进、奖励和安家费等。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余华回到出生地杭州定居,成为杭州市文联专业作家;麦家到杭州定居;韩美林在杭州建起韩美林艺术馆,将上千件艺术作品捐赠给杭州;朱德庸、蔡志忠到杭州进行创作;赖声川在西溪湿地把话剧《暗恋桃花源》改编成了越剧版。
这项“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要利用杭州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发现、培养、引进一流的文艺家。它的目标是“经过3至5年努力”,力求使杭州拥有一批全国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组建一支杭州青年文艺家“军团”。
这个发现计划对这座城市的影响,正在润物细无声地发生着。韩美林、仲呈祥、朱彤、刘恒、陈祖芬、余华、麦家、唐国强等作为杭州特聘的文艺顾问,已经把自己的创作更多地和这个“人间天堂”联系在了一起,不少带有“西湖”印记的作品已经产生。
虽然定下了“3至5年”的目标,但杭州知道,文化本非急功近利的事。对于愿来杭定居、居留的文化名人,杭州不会有每年住满多长时间之类硬性要求,因为文艺家需要充分的创作空间,需要走出去交流、采风;也不会要求这些大师级的作家、文化人为杭州创作“应景”的作品,只是希望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获得体验和感悟,有感而发。杭州深知,文化艺术对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影响,是看不到的,但又是骨子里的,根深蒂固,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