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一凿,注满深情。
精心呵护每一扇门窗。
浙江日报9月3日讯 专门服务“待遇”提高
当记者辗转找到位于秀洲新塍镇钱码头村的禾东公司时,一股木香迎面扑来,耳畔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之声。循声望去,岁月斑驳的红船船体,稳稳停于厂区里间,一旁拉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精心修好红船,为党添光增彩”。
近年来,南湖红船每两年一次的大修都是在禾东船业的东栅厂区进行,“东栅厂区的条件比较简陋,为了更好地检修红船,我们专门在新塍镇新建了西厂区,并特意开辟了红船检修的专门区域。”禾东船业负责人说,今年是红船船体第一次来到条件更好的西厂区检修。
为了更好地服务红船,禾东船业专门成立了红船检修小组,从外地邀请了数名懂得检修木船的老船工,再加上公司里原有的技术工人,目前每天有近10人在检修。在红船检修专区,除了有专门的安保人员外,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
为求一木跑遍嘉兴
由于红船的特殊性,工人们在维修的选材上格外慎重,为了挑选质量过硬的材料,他们将嘉善、桐乡以及江苏吴江等周边县(市)几乎走了个遍。
“如果要更新一块船板,不是随便找一段木材就能替代的。”在现场,维修工张来生告诉记者,木板一定要陈年老木,而且在色泽、纹理上都要与原先木块相近,“有时候为找一块合适的木材,真有浪里淘沙的感觉。”张来生指着船头船舷下一块新换的柏杨木说,为找这块木头,他和几个工人跑遍了嘉善、桐乡、吴江等地,后经多方打听,在秀洲王江泾镇一位老船工那得到这块木头,拿来一比“真是天衣无缝”,张来生说自己拿到木头时“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修旧如旧手工打造
今年74岁的张志兴已是满头白发,他一手拿锤,一手握凿,正一丝不苟为一块新换跳板嵌缝,汗珠从他脸上滑落。“嵌缝可是个细活,先将麻皮磨成丝,再粘上调配好的桐灰,最后开始缝隙,能不能防水、防腐全看这活干得好不好。”张志兴从十多岁就开始学修船,这已是第三次请他来修理红船。
张志兴正说自己与船的不解之缘时,他的堂弟张来生从船身里探出身来。今年已是张来生第五次维修红船,“我只要这样敲一敲,就知道哪些木板需要更换了。”张来生笑言,自己就像啄木鸟一样。“这里要用杉木更换的,但这里却要用柏木更换……”张来生当天换了一块半米见方的木板,整整花了他一天时间。
据介绍,船体的维修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换板,二是嵌缝,三是打磨、清洁、抹桐油、暴晒。“特别是抹油阶段,最好要在三伏天进行,这样的木板才会有光泽。”张来生说,最热的日子,就是他们加班加点的日子。
在施工现场,几乎看不到现代化的机械用具,刨子、凿子、锤子这“老三样”是工人们使用最多的工具,“全手工,才能最大限度保持红船原貌。”李允说。
这次红船维修的时间将持续到9月底,预计在国庆期间将与游客重新见面。
平凡生活中的最大荣耀
本版摄影 庸玉
他们都是平凡工匠,不会修辞,不懂夸饰,一言一语中都透露着真心。
他们又有着最特别的使命,维修和守护南湖红船。
许小弟,今年57岁,走起路来脊背挺直,精神矍铄。他是红船的守船人,“我家就在南湖旁,听着红船的故事长大,小时候经常梦到红船。”许小弟守护红船已有14个年头了。“我一上班就是看着红船,无论刮风下雨。”守护红船,是他平凡生活里最大的荣耀。
每天清晨,许小弟上岛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布细细拭擦红船的每一个部分。红船大大小小1000多个零件,大到需几个人才抬得起的房舱舱板,小到船尾烧火凳,许小弟都了若指掌。
渔民出身,加上每天和红船亲密接触,许小弟也成了修理红船的“第一工人”。“光是拆开这1000多件零件,就花了一个多星期。”许小弟细心地将每块板都编号,为组装提供便利。木板清洗后,一字排好对比检查。许小弟凭“锐眼”就能看出哪块板需更换,哪块板要重新上漆,甚至每块板需要油漆的厚薄都一一指出。
码头上,一位老人提起一根浸泡在水中的藤条,麻利地抓起竹帘的一角,在他的手中,坚韧的藤条仿佛一根再柔软不过的细线,行云流水般地在破损的洞里穿梭,转眼间,一张竹帘就修补好了。这位64岁的漆匠叫许全泉,是专门从南湖区七星镇的一个村庄里请来的,4年前开始参与红船维修。在修理红船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老人每天往返于家里与湖心岛之间,来回20多公里的路,还要转车,他却毫无怨言。
虽然年纪大了,张志兴平日已不接活。但当船厂负责人上门请他修红船时,他却一口答应。“只要我还干得动,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愿意来帮忙修理红船。”老人说,“红船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我对孙子说,我修过红船,就很自豪呢。”
老人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受邀去南湖湖心岛上烟雨楼修复古建筑,看到停在湖中的红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里一激动,就想上船去。”没想到守船人拦住了他,要他买票。“我是修理红船的师傅呢,这船有几块船板,我都一清二楚。”守船人没再坚持,让他上了船。“那刻,我觉得特别高兴。”张志兴说,“没想到,这么熟悉的红船,停到南湖里,就感觉特别神圣。”
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
1921年,在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完成了最后的议程,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当年的那艘游船也因此被称为红船。正是在这条游船上,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如今,嘉兴南湖和停泊在南湖上的红船,已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红色圣地,每年迎接着数以万计的游客。
据南湖革命纪念馆副馆长李允介绍,当年的那艘游船是一种来自无锡的丝网船,最早在太湖上盛行。抗日战争期间,连年战火导致旅游生意一落千丈,这种游船在嘉兴绝迹了。解放后,找回“一大”召开时的原船已无可能,于是在动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时,根据当年工匠、渔民回忆,依照原船式样仿制了一艘纪念船。
1959年国庆期间,红船纪念船正式下水,向世人展出。它身长14米,中宽2.8米,分为船头、前舱、中舱、房舱、后舱五部分,至今已在南湖上停泊了51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