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整理茅盾档案。(资料图片,由桐乡档案馆提供)
浙江在线09月03日讯浙江省档案局(馆)评选“浙江名人”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目前,名人评选的推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许多读者也很好奇:“将来的名人馆会是什么样?档案馆会怎么保存名人档案?”
省档案局(馆)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重要人物档案方面,全省各地档案系统有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资源,比如桐乡档案馆保存的茅盾档案,是桐乡档案馆的“镇馆之宝”,几乎涵盖了茅盾先生一生的档案,称得上是全省档案征集史上的重大成就。
这批珍贵的茅盾档案,包括各类手稿原件14287页,茅盾用过的印章、印盒、参考资料和图书、原声录音带、照片等也都收藏在内,时间跨度从1925年至1981年。
“茅盾档案征集工作是迄今为止,桐乡档案征集中价值最高、数量最多、最为成功的,堪称完美。这批茅盾档案已经列入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目录。”桐乡档案局(馆)长潘亚萍告诉记者。而省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说,茅盾档案的征集、保管、利用,可以看作是将来名人馆实体馆的一个缩影。
这批珍贵的茅盾档案,是如何征集进馆,如今又是怎样被保存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这间有些神秘感的档案库房,被这批记录了茅盾先生56年来的档案所震撼。
差点与茅盾档案失之交臂
说起这批珍贵的茅盾档案,潘亚萍感慨道:“在收到这批档案前,我们完全没想到能征集到这样完整清晰的茅盾档案,我们也都被茅公的儿子韦韬先生的无私深深折服。”
从1999年始,桐乡档案局(馆)就开展了桐乡籍名人档案资料征集工作。2005年,桐乡档案局(馆)再次开展“情系家乡”为主题的名人档案资料征集工作,通过信函、电话、登门拜访,到2005年底,桐乡档案局(馆)收到了180多位桐乡籍名人的回信、回音和捐赠。
潘亚萍说:“档案在这些乡贤心目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2007年1月11日,时值春节前夕,潘亚萍赶赴北京拜访几位桐乡籍名人,韦老就是其中一位。
在和韦老的交谈中,潘亚萍又聊起了档案征集的事,希望韦老能够将自己的档案放到家乡档案馆保存。
“我没什么档案。”韦老谦逊地说,“不过,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我身边还有一批父亲的手稿、日记等资料。”
潘亚萍顿时紧张起来,她试着询问:“韦老,能不能把这批资料放到家乡档案馆保存?茅公的思想、精神也应该回家。”
韦老笑了:“放在档案馆里条件好,我放心。其实,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上海图书馆,都跟我联系过,你们要是晚来十几天,这批资料我可能就给他们了。”韦老表示,待他整理好后,就交给桐乡档案馆。
3月9日,仿佛经过了漫长的等待,韦老给潘亚萍打来电话。“整整6大箱!”潘亚萍激动了,但是,如何安全地将6大箱的珍贵档案资料运回桐乡?“托运离人是万万不敢的,而随人上下飞机、火车也不方便,最后决定开车直接接茅盾档案回桐乡。”潘亚萍说。
千里奔波接茅盾档案回乡
潘亚萍向桐乡市分管领导朱红副市长,专门汇报了韦老捐赠之事,朱红得知此事,也决定专程赶赴北京感谢韦老。
3月17日,潘亚萍和档案局的工作人员,驱车直奔北京。在北京再次见面,韦老取出捐赠清单,向潘亚萍一一作了交待。
“我们先是跟着韦老来到位于新街口的老房子,细心的韦老已经给5个箱子都编了号,装车完毕,大家又赶到通州区的韦老住处将最后一箱抬到车上。”潘亚萍心情激动。
回程的路上,为了保证档案的安全,大家只在泰安住了一夜,连睡觉都把6个箱子放在身边。经过1200多公里的跋涉,6大箱茅盾档案终于回到桐乡,一个星期后,经过大家加班加点地整理,清点出了这批档案资料的具体数目。
后来,韦老又陆续向桐乡档案馆捐赠了茅盾先生用过的印章和印盒,以及两本泛黄的相册。潘亚萍说,“这么多年来,这批档案也是韦老对茅公思念的一个寄托,我们把这批资料全部整理成电子档案,又给韦老送上了一份。”
近年来,潘亚萍又通过走访各个单位,以及郭沫若、老舍、姚雪垠等名人的亲属,征集到了更多宝贵的茅盾档案。“我们正朝着把桐乡档案馆建设成全国茅盾研究资料中心这个目标一步步迈进。”潘亚萍说。
在科学保管的同时,桐乡档案馆在征得韦韬先生同意之后,同时着手档案利用,编辑出版了《茅盾珍档手迹》、《游苏日记》等丛书,真正让库房档案走向社会。“城市的精神是人来承载的,茅盾档案是桐乡的珍贵精神文化遗产,茅盾档案的利用,有利于人们学习茅盾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潘亚萍说。
“镇馆之宝”如何保管
获得潘亚萍的允许后,记者随两名工作人员,走进桐乡档案馆的“名人档案室”库房。
一走进库房,迎面扑来一阵樟木香。库房里灯光有些昏暗,但天花板上却有12盏带灯罩的白炽灯。
“白炽灯紫外线较少,灯光暗也是为了尽量减少照射。”工作人员解释,档案库房里的温度,控制在14℃—24℃之间,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超过±2℃;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幅度不超过±5%。“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恒温恒湿’,保证档案尽可能长时间珍藏。”
工作人员打开铁皮橱,打开一个樟木抽屉,拿出一个牛皮档案套,里面存放着22页茅盾日记手迹。这段日记由蓝黑钢笔写在巴掌大的线装笔记纸上,像是从没用完的笔记本上拆下来的,纸张也有些发黄。
潘亚萍告诉记者,这批茅盾档案中的手稿原件,绝大多数是毛笔写成的,潘亚萍说,“最大的特点是,为节省纸张,几乎全是记录在一些废纸上,比如一些公文纸,还有单面印刷的英文杂志、画报等。”这批档案注明的保存时间是“永久”。
为了珍藏这批宝贵的档案资料,桐乡档案馆也是想尽办法。
“我们去参观了中央档案馆和毛泽东纪念馆,学习参考经验,还请了专家进行技术攻关。”潘亚萍说,“纸在生产、书写、保存过程中,酸度会增加,使纸发生脆化,所以纸质档案保存首先要去酸,而这个去酸不是直接针对纸张,主要是对存放环境进行去酸处理。”潘亚萍说。
百年以上老樟木成完美容器
原先这些手迹原件保存在北方,环境干燥,一旦回到桐乡,南方环境潮湿,更不利于永久保存。
“我们在毛泽东纪念馆里,发现许多纸质档案被保存在楠木橱里,楠木防潮、抗腐、防蛀特别强。工作人员提示我们,在南方可以用樟木来代替,新樟木含水分高,最好是用老樟木。”潘亚萍说。
桐乡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最后在福建一个较为偏远的山区,找到了大量陈年樟木——这里的一些旧民居,建造时采用了大量樟木,这些房子拆掉以后,留下了许多达百年以上的老樟木。
“我们买了价值五六万元的老樟木,专门请了一个老工匠,给茅盾档案打了一套抽屉。”潘亚萍说。
经过几次修改,最后呈现在眼前的,是四大橱共96个老樟木抽屉,在库房里占了足足半面墙。为了尽量保持手迹档案的原样,每件档案还专门配了档案套,一一存放在这些老樟木抽屉里。记者 胡轶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