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3日讯一块巨石耸立在村头,上面刻着“江边村”三个大字,落款:陈铁雄。
江边村是青川县沙州镇的一个小山村。因为紧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湖,江边村的风景格外美丽。世世代代,400多村民就生活在如画的风景里。
有一天,这样的日子被打破了。
2008年5月12日下午,村民曹映菊正和婆婆、丈夫和两个女儿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感觉到地在摇晃,房子在旋转。出于本能,一家5人跑出房外。二三秒钟后,只听得一声巨响,回过头一看,自己家的6间房子全部倒塌了。
再放眼全村,所有的房子都在顷刻之间成了废墟,废墟中不断冒出阵阵白烟。
“当时,我们都吓懵了,谁都忘记了哭。”曹映菊说。
重建江边村的任务落在了台州市援建指挥部身上。
江边村的特点是有山无树,有河无沙,有路无桥,且处在地震断裂带上,余震不断,为援建工作增添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指挥部的设想是,调整农房重建结构,推广抗震安全、造价低廉、建造较快、经济实用、生态环保的轻钢和钢木结构房屋。这一设想与当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人畜分离,调整结构,分散建房,科学规划,产业跟上”的思路刚好合拍。大原则定了,接下来的事就是全力以赴帮助江边村农民盖新房。
援建指挥部按照“青瓦、白墙、人字顶”的川北民居风貌,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帮助江边村建起生态示范新村。
“建起新家园,富裕江边人。”台州援建指挥部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基于这一援建理念,指挥部还帮助每户发展一个富民产业,帮助村里建立了一个生态养殖区,种植香菇、油橄榄。
村民付思宫介绍,如今,不仅全部村民住进了新房,村里还十分注重村容村貌,绿化面积3600平方米,硬化道路2.3公里,还有村民学习场所、健身器材。
付思宫告诉记者,全村的坡坎、道路、挡土墙、院子及房屋室外配套等都是由台州指挥部投资的,如果没有台州支援,江边村不会这么快建起新家园。
走遍村头村尾,发现每家每户的门楣上都悬挂着对联。
“援建情深似海,帮扶恩重如山。”就是这副对联,记者被吸引到曹映菊家。
曹映菊说,现在,她家新建了7间房子,其中6间是楼房,一间平房当厨房。建这些房子总共花13万元左右,因为有政府的补助、台州援建指挥部的建房奖励、村里的帮扶和优惠贷款,她家实际只掏了7万多元。
在曹映菊家里,记者发现彩电、冰箱、洗衣机、饮水机等家电一应俱全。“我们家现在的生活比地震前还要好。”主人欣喜地说。
78岁的村民付文玉头发花白。采访他时,他正坐在自家门前安逸地抽着烟。
他家的对联写得虽然直白,但表露了真情:救重灾感谢台州人,住新房不忘共产党;横披是:心怀感恩。
地震中,老人家倒塌了3间房子;地震后,他家新盖了5间楼房。如今,老人的儿子带着媳妇到外面打工去了,只留下他和老伴在家里管新房。
“台州千里援建,沙州百姓安居。”这是村民付思林家的对联。对联刻在精致的木板上,住进新房后,他一直将对联挂在家门口。正如横批所说的“铭记台州”,付思林说,地震让他家失去了老房子,震后,在台州援建指挥部的帮助下,他家建起了一幢独门独院、两厅四室的楼房。
“你瞧,一进门就能看到我家客厅里的大彩电。”说这话时,付思林笑得很甜蜜。
与地震前比较,如今,江边村村民年人均收入提高了300多元。市委书记陈铁雄到该村考察后,十分高兴,欣然为江边村题写村名。
两件事使江边村的故事更加精彩。一是江边村被青川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首批农房重建示范村”;二是台州指挥部获广元市政府“农房灾后重建特殊贡献奖”。
据台州日报 洪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