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4日讯9月10日,国新办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35年,我国2名纳税人需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年轻的“80后”,正面临今时今日如何赡养老人的新课题。
不得不说,近60年,我们赡养老人的具体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者采访了几位不同“代”的读者,粗略勾画这一演变过程。
50后:
收入尽量贴补家用
王女士,市区人,1953年生,1969年到黑龙江插队,每月工资32元,除去12元伙食费后,每隔一月就给家里寄35元钱。“队友们家里都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寄钱只差个多,也有父母一开始不肯要的,但多数不了了之,因为实在太缺钱。”王女士回忆。
这一代人结婚后,基本马上分家,一般每月还会给父母5元10元,总之,极少需要父母“倒贴”。“那时大家都有一种朴素的想法:家里穷,自己成家立业了,就要努力贴补家计。”今年59岁的陈先生回忆。
60后:
为父母创造新生活
方女士,永嘉山区人,1966年生,1985年工作。因为是老幺,父母不要她上缴工资,但也无力为她筹办嫁妆。结婚时,从娘家带来的只有两个布袋。后来,方女士夫妻的经济慢慢好转,每次回老家给父母的钱,从五十一百涨到几百上千元。“因为根本用不完,父母前段时间还退回2万元。”方女士笑道。
生于1962年的潘先生,当年结婚的被面都是借的,后来有能力了,为父母购置了一套商品房。“奋斗这么多年,不仅能赡养父母,还能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很欣慰。”潘先生说。
70后:
买房的压力来了
吴先生,市区人,1971年生,1991年工作。“单位分了个小套房子,但那时温州人结婚已流行买新房,我妈说,不把工资攒起来,结婚的钱哪里来?所以,我每月收入超过一半都会乖乖上缴。”婚房是家里买的,婚后吴先生基本能自给自足。
1977年出生的林先生,家境一般,全家挤在狭小老旧的宿舍楼里。2005年吴先生结婚,父母为70多平方米婚房缴了首付后,手头一时拮据,买订婚糖只好动用吴先生自己的积蓄。吴先生有些心酸地表示,要拼命赚钱,早日为父母买新房。
80后:
不“啃老”,有点难
记者在网上发起了“已工作的你,每月都给父母钱吗?”的小调查,共有89人参与,57%是80后。
31%的人,选择“有,但只是象征性给一些”;
27%的人,选择“没有,养活自己都很勉强”;
24%的人,选择“逢年过节,才会礼节性给一些”;
16%的人,选择“没有,父母收入比我高多了”;
只有3%的人,选择“有,我是父母的主要生活支柱”。
bbs.wzrb.net瓯柑论坛网友“lslt”说:“光房子一项,不向家里伸手的80后,应是凤毛麟角吧。”网友“老哥哥A”则说:“80后有多少个‘老’要养?只凭小夫妻两个人的收入,怎么养得起?”
开“奥迪”卖报纸:
“精神赡养”上下功夫
上文提及的永嘉方女士,每次回父母家,她的先生都要爬好几层楼梯,把一大捆报纸扛上去,让老人卖。老人嫌镇上报纸卖价比县城低,方女士夫妇又把报纸扛下楼,用“奥迪”车运到县城卖掉。方女士的姐妹跟父母说,平时给你们的钱都花不完,还卖报纸干吗?但方女士的先生却笑道,老人喜欢“自力更生”,子女配合一下,让他们开心,有何不可?
“先生这话让我很感动。我将来也不需要女儿赡养,只希望她和爸爸一样细心,常回家看看,包容我们老人一些古怪的心理和习惯。”方女士说。
网友“说闲谈”:现在80后的经济压力确实比较重,但有些80后在精神上也不体谅父母,就不应该了。我有对80后的亲戚,小孩交给老人带,自己三天两头聚会、泡吧、旅游,提醒他们几句,他们还说,不是让老人白干,已经给了生活费的。心寒啊!
退休金社保金:
期盼制度“养老”
上文提及的50后陈先生表示,他不求儿子赡养,更想为儿子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像我们这样有正式单位的老人,有退休金,有公费医疗,晚年生活已经挺有保障了。”他说。
诚如陈先生所言,有正式单位作“后盾”的老人,其子女面临的赡养压力相对小些。但是,如果缺乏社会保障,赡养任务就不是靠个人努力所能达成了。
网友“维基”:就怕老人生病,多少钱都不够用。特别是农村老人,很多都没有医保,很难避免因病返贫。
网友“一个烂盘菜”:没错,经常在报纸上看到生病求助的人,这种难题不能老是靠好心人捐款,要靠专门的制度和机构来解决啊。
网友“村雨”:以前说“养儿防老”,现在要说“制度养老”。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且充满变数,只有健全的养老制度,才能保证“老人社会”的和谐稳定。据温州日报 林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