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嵊州9月22日电 今年82岁的徐老在吕谢湖村的平房里住了大半辈子,从未想过用宅基地可以换到城里300平方米的新房。
徐老的新居位于嵊州市浦新社区,是嵊州市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宅基地置换的成果。在这个新区的280户邻居里,除了像徐老这样的高山移民,还有一批是开发区内重点工程涉及的拆迁户,根据规划共计置换农户628户。
嵊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朱钦明告诉记者,浦新社区成功置换的农户,户均占地面积从原来的0.8至1亩,减少到0.44亩,平均节省50%,净增耕地60多亩。
为何嵊州宅基地置换工作如此顺利,并得到当地农户的称赞?去年底,为促进农村人口集聚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嵊州出台了相关意见,对涉及宅基地置换的农户都给予置换补贴,如徐老这套300多平方米的新房,只需支付建设成本30多万元,而同一地段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售价已超2000元,这样一套房子价值至少在60万元以上。
就在浦新社区启用不久,甘霖镇石坪村首批64户村民也在今年5月份喜迁新居,同时到今年底之前,散居各处的石坪村100多户村民都将搬迁下山,他们以人均45平方米的标准入驻新公寓,分摊下来,每平方米的价格只有700元。
嵊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鹏军告诉记者,今年,这些试点经验将在全市推广,到目前,确定选址、规划落实土地达1300多亩,拟集中新建农房约3600套。
嵊州市计划到明年底村庄整治率实现100%,拟投入的财政扶持达5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嵊州市另一项旨在实现更大规模农村集聚的举措——中心村培育工程也开始启动。
尽管如此,比起中心村镇的建设培育成本,财政的支持相对建设成本依然有限,嵊州以“花最少钱办最多事”原则,继续将“美丽乡村”计划进行到底,并专门成立“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运用市场手段帮助解决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