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东阳巍山中学老教师郭承豪,从2006年开始踏访东阳大小上千个村庄,为684名战时难民找回“身份”的故事,曾令不少读者深深感动。那些已近残年的老人,盼望有生之年能与亲人见上一面的心愿,让人分外揪心(浙江日报2008年10月28日曾作报道)。
如今,两年过去了,那些老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他们找到亲人了吗?近日,记者前往东阳市歌山镇歌山村,探访刚刚退休的郭承豪老师,了解这些“抗战孤儿”的近况。
战时难民,流落他乡
抗战期间,不少人因战火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金华地区就曾收容大批周边省市的难民,这些人中幸存至今的,大多已年逾古稀。
历史日渐模糊,疑问却越来越多。有多少难民当年流落金华?他们的故乡在哪里?还有没有亲人?……
“这两年我一直在寻找战时难民,核实他们的身份,这件事我不会停下来。”在郭承豪家里,老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名册,翻给记者看,“现在,我手里确认身份的战时难民有721人,大大超出我当初的预计。”
虽然已经从巍山中学退休,但郭老师仍然扑在这项他认为很有意义的工作上。“我的上一辈,以及周围年纪大些的同辈人,都亲身感受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所以20多年前,我便开始收集这方面的史料。”
郭承豪告诉记者,2005年,金华出版了一本抗日战争史料集,里面有他撰写的关于细菌战等4篇调查;2006年,他应邀参加省里举行的抗日战争调研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关注战时难民的想法,得到专家一致肯定。从2007年起,他开始集中调查流落东阳的难民情况。
“当时我估计在东阳的难民至少有100人。”郭承豪感慨地说,现在看来,这个数字显然更大。
战争孤儿,少有关注
“有多少人在战争中家破人亡、流落他乡啊!”采访中,老郭告诉记者,他很能体会许多老人盼望回家的急切心情,因此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他们做点事情。
郭承豪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用于实地寻访,甚至还向学校申请每周两个半天外出调查。“骑着电动车,拿着一张东阳地图,一个一个乡镇、一个一个村找。”至今,东阳的18个乡镇,老郭只剩两个镇的部分村还未去过。
随着调查的深入,郭承豪发现,战时难民的数目越来越多,而一个特殊群体特别让他关注:“他们流落过来时,还是不谙世事的幼童,主要是1942年金华沦陷前夕,为了避难,被父母、亲戚带到或送到东阳,或者被人贩子卖过来,现在他们中许多人都已风烛残年,叶落归根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却迟迟未能圆梦。”
老郭十分关心他们的命运:“他们散落在东阳,甚至全国各地,但很少被人关注。”据郭承豪了解,歌山镇一位75岁的金姓老人,为了寻找在绍兴的亲人,与打工的女儿一同前往绍兴,至今未归;南马镇一位古稀老人,每次说起寻亲的事都老泪纵横;巍山镇一位徐姓老太太因为找不到亲人,甚至遁入空门……
回家团圆,道路漫长
5年来,老郭无数次想帮助这些“抗战孤儿”回家,但收效甚微。
“他们来到金华时年龄大多在六七岁。85%的人不知道自己原来的名字,70%的人不知道自己出生地。”凭借一些残存的记忆,郭承豪曾陪“孤儿”去原籍地区的部分村镇实地探访,但早已物是人非,很难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为借助更多社会力量,老郭把一份记录百余位原籍绍兴的“抗战孤儿”信息资料,送到绍兴档案馆,希望知情者到档案馆查询,并与他本人联系。
“刚开始,还有很多电话打来,不过现在越来越少了。”郭承豪告诉记者,听说有30多位老人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亲人,遗憾的是,这5年来他却没有帮一位老人找到亲人。“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太难了!”
但郭承豪不想放弃。接下来,他打算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整理出版,并分批将“孤儿”信息上传网络,期盼依靠更多人的力量,来帮助这些老人找到回家的路。
郭承豪说,岁月不等人,希望知情者拨打手机13858962054与他联系,尽快让这些老人与亲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