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是杭州市援川指挥部全体党员干部回杭休整的日子。这天早晨,天刚亮,我市对口援建的一镇三乡就沸腾了,竹园镇更是万人空巷,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竹园镇。村民们送来了不计其数的锦旗,他们敲锣打鼓、燃放烟花鞭炮,列队欢送杭州亲人返杭休整。
灾区百姓感谢杭州的援建,但感受更为深刻的是,杭州援川指挥部党员干部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创先进、争优秀的那股志气、锐气、勇气。正是这三股子气,让杭州援川指挥部的党员干部们在两年多的援建岁月里,不怕苦、不怕险、不怕难,勇往直前,夺取了援建工作的全面胜利。
他们的字典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这一天已是深夜,副指挥长、党员竺豪立还在工地上检查大桥的梁板质量。借着手电筒的光,他发现了一块第二天要铺上桥的梁板出现气孔。这是因为浇筑混凝土没有夯实引起的。这也是十分常见的小毛病。竺豪立当即决定,连夜要求施工单位整改。随行的同志劝告他,这么晚了就算了,还是第二天再说吧,再说也是小毛病。竺豪立坚定地说,一定要在今晚整改到位,决不能拖到第二天。随后,把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叫起来,制订了整改方案。直到方案落实,天边已是鱼肚白。
指挥部在项目开工的第一时间,内部就组建了8个党支部,在项目部建立了17个临时党支部,以党建促援建。
援川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李包相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余下的时间全部在工地上,盯着质量,盯着安全。有人戏称,指挥长练就了“火眼金睛”。其实,指挥部的党员干部们人人练就了“火眼金睛”。正是有了这一双双“火眼金睛”,才有了工程质量的保证。截至目前,我市20多个重大援建项目中,已获得四川省“天府杯”金奖6个,银奖10个,居全省前列。
在开展创先争优中,市援川指挥部的党员干部们始终保持着这么一股志气——“援建项目举国关注,世界瞩目,要干就要干第一,没有第二!”
两年多的援建时间里,指挥部争得的第一不计其数。援建项目全省第一,投资量全省第一,工程安全全省第一,工程创优全省第一……在省指挥部系统的先进评比中也是第一。
他们只有“前进挡”,没有“倒退挡”
路通,桥立,房新,堤固,树绿,灯亮,景美,业兴。靠着一股子锐气,市援川指挥部党员干部们在两年时间里,在灾区的土地上写下了一幅幅最美的画卷。
在青川援建遇到的困难比想象的多得多。青川县基础设施条件薄弱,余震和次生灾害频繁,雨水偏多,用地紧张,环境艰苦,施工艰难。且中央要求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加之青川县城定位推迟了9个月,竹园新区的实际建设时间只有15个月。还有,规划、选址、征地、拆迁等,几乎每个项目在前期都遇到许多变化。
横下一条心,敢立军令状。市援川指挥部的党员干部们开足马力,及时召开誓师大会,发起一场场援建战役。
今年5月5日,四川省决定召开全省灾后重建现场会。杭州的任务是在现场会前打通浙川大道——浙川大道全长8.4公里、投资3.49亿元,包括一座大桥、一条路、一座滨江路。每个工程都是硬骨头,而且时间已十分紧迫。
援川的党员干部把项目作为创先争优的载体,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党员们全体当起“包工头”,每名党员承包了一个项目,当好责任人,到项目一线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五位班子成员宣布了一条规定:从现在起,指挥部领导全部现场办公,不准在办公室,工地就是办公室,办公室就是工地。5月3日晚,李包相率指挥部几位领导班子成员进驻工地,与施工单位一起奋战了一个通宵。项目经理请求他们休息,班子成员赶都赶不走。杭州大桥浇筑混凝土,由于技术要求,需要30多个小时不停工。竺豪立带着工程组的同志吃在工地,睡在工地。在班子成员中,王祖兴副指挥长年龄最大,体质最弱。李包相指挥长下命令,要求老王回去休息。一向执行命令坚决的王祖兴说,这个命令我不执行。正是这种连续作战,使浙川大道提前打通,受到了省指挥部和广元市的高度好评。600多名参加四川灾后重建现场会的代表把掌声给了杭州援川指挥部。而此时,竺豪立97岁高龄的老母亲正在医院接受手术。
他们直面危险,勇者无畏
在青川援建不仅靠志气、锐气,更要靠勇气。大震后,青川余震和次生灾害频繁。灾后,汶川大地震灾区发生了六次五级以上强余震,其中五次在青川。由于强降雨,青川县山体滑坡、道路塌方不断。
竹下公路全长36公里,惠及三个乡镇的百姓。长期以来,白家乡等乡镇的老百姓要步行四五个小时才能出山。山里珍贵的特产因为路不通而运不出来,山里人守着聚宝盆却过着穷日子。修一条路是他们世世代代的愿望。杭州亲人们来了,他们欢呼雀跃。
这天,竹下公路沿线突遇强降雨,余杭分指挥部指挥长鲍顺国带领施工单位抢修路基。一块巨石从天而降,把路基砸塌,巨石落下的地点离他不到一米。事后鲍顺国调侃自己,如果被巨石亲吻,我将因此成为浙江援川干部中首位壮烈者而载入史册。在该公路施工的十个月内,由于强降雨,山体滑坡约十万立方米。施工之险、之难由见一斑。但余杭分指挥部的干部们还是如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工程交付使用时,山里人彻夜未眠。
去年7月16日上午9时,滔天的洪水迅速冲向街道,冲向援川指挥部的营地,围墙瞬间倒塌,营地被淹1.5米。而发生这一切,仅仅不到30分钟。
洪水摧毁的是有形的建筑,但却摧毁不了共产党人意志和勇气。市援川指挥部的每一名党员都是一根在洪峰中挺立的标杆。
9时15分,洪峰扑向我市援建工程陈家坝安居房工地。还有几十名工人及部分大型机械没有撤离。竺豪立趟过1米多深的洪水,迎着浪头赶过去指挥,顺利地带出了工人。
在一个个危险面前,指挥部每个党组织都是一面不褪色的旗,每名党员都是一根压不垮的桩。“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干、晚上挑灯干、双休日加班干、合理安排科学干”的“五干作风”,已成为援川干部们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