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09日讯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咖啡飘香……走进青田县城,仿佛置身于欧洲某座小城。浓郁的欧陆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知名侨乡,青田县目前有23万华侨活跃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闯世界的青田人,挣回了大量的外汇,也带回了国外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让家乡城市越来越“欧化”。
在青田最具欧陆风情的圣旨街,就是由美籍青田人、著名建筑设计师饶及人操刀设计。在青田县城,在建或建成的高楼、高档小区,无一例外,都有华侨资本的参与或主导。
“青田的经济发展,华侨要素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拉动因素。”青田县侨办负责人介绍,目前青田的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均有大批华侨参与,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扶贫助学上,爱国爱乡的华侨们广施爱心,积极为家乡政府分忧。
“青田属于丽水,青田华侨回馈家乡,也必然要回馈丽水,支持丽水的各项事业建设!”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回国发展的德国籍青田华侨徐爱荣,对华侨回乡发展深有感触。靠在德国开中国餐厅,夫妻俩积攒了一笔资金,在很多人还纷纷挤破脑袋往国外奔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回国发展。
“当时,回来的华侨并不多,政府对华侨回来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丽水市区最繁华的中山街边,徐爱荣盖起了当时全丽水最好的饭店——东方宾馆。他借鉴国外的理念,设施之先进,管理之规范,在今天仍不落伍。
2009年,一座高24层,投资达4亿元,按照五星级标准建造的宾馆——“华侨饭店”在市区花园路上惊艳开业,这座宾馆由十几位海外华侨共同投资兴建,徐爱荣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欧洲生活多年的华侨,生活消费理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他们不再埋头吃苦赚钱,而更重视生活质量。谈生意要去咖啡吧,会朋友时兴进茶馆……华侨们也纷纷在家乡开设起一家家的咖啡吧、酒吧,青田酒吧一条街、丽水江滨休闲餐饮应运而生,家乡的第三产业飞速发展。
汇聚侨力,建设新丽水。撤地设市十年来,丽水从一座偏安浙西南的无名小城,发展到现在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名城,与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地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分不开,与广大海外华侨热切地参与家乡建设分不开。
十年来,大量侨资注入到房地产开发中,侨资的参与,使城市变大了、变高了、变漂亮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侨资房地产企业达30多家,建设的项目涉及到全市9县(市、区)。无论是青田县城,还是丽水城区,都有侨资房地产企业的涉入。
丽水的乡村,也因为华侨的积极参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修桥、铺路、建学校,只要家乡公益事业有需求,一个电话就能让国外的华侨汇回无数善款。青田县温溪镇港头村,村里60%的村民都在国外经商务工。去年村里要建一座小学,短短几天来自华侨的捐款就有100多万元。
一些从海外回来的华侨,不仅仅满足于捐款献爱心,他们还积极参选村干部,投身到火热的新农村建设中去。目前,仅青田县就有30多位华侨通过正式选举,担任村主要干部,成为侨乡新农村建设中的一股新力量。
“丽水的国际贸易,如果离开了华侨团体,贸易额肯定没有这么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批青田华侨利用在国外的人脉资源,开始做起了国际贸易,每天的业务量可以装上百个集装箱。
位于青田县海口镇的巾帼服饰有限公司,就是为海外华侨贸易进行加工的一家企业。企业负责人朱伯英说,华侨在国外打个电话来,一个订单就可以让公司生产一个多月。据统计,由于海外华侨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侨乡外贸的增长,今年1至8月青田县国际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
开放的丽水,26万丽水人先后走出国门发展。包容的丽水,先后吸引超过百亿侨资回乡兴业。
如今,26万丽水华侨活跃在国际市场上,直接或间接带动丽水产品出口,促进丽水人发展观念大转变,促使一种大开放浓厚氛围的形成。资本回流、项目回流、人才回流,正为丽水经济发展注入一股又一股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