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这首诗,虽然人人传诵,但水准却不高。为什么?因为那时候苏轼的精力都放到杭州的‘宜居’上去了。”昨天,在香格里拉饭店,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妙解杭州的宜居历史,博得大家会心一笑。
由省青年联合会、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时报社与蓝狮子读书会共同举办的2010年第七期浙江青年大讲堂,请了余秋雨先生来讲“西溪湿地人居文化”。
历史
宜居在唐朝意味着安全
“唐朝的幸福指数很高,上至皇太后,下至轿夫、船夫,几乎人人写诗,而且写得非常好。”
说到人居文化,余秋雨侃侃而谈,“从李白的诗里看,我们看到:傍晚,王维骑着白马去湖姬酒店喝酒,他的马鞍是黄金做的。喝酒时,诗人们比赛哪个的诗最多被女孩子传唱……那是何等诗意的生活!”
公元7世纪罗马城人口不到7万,当时在西方,5万就算大城市了,可是唐朝首都长安却有100万人口,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
当时的长安还是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城市的设计者是宇文恺,皇宫设计者则是大画家阎立本。他们出于安全考虑,把长安城划成98个坊,坊间的居民可以自由串门。人居文化在唐朝首先意味着安全。
但是长安城人居生活也有一个麻烦,那就是太阳下山就要关城门,人们就不能自由走动了,所以当时很多人就到洛阳去。洛阳离长安不远,文化风习比长安更自由。
“唐朝人可说是最会享受的民族,他们吃的是阿拉伯面食,穿的是波斯服装,通用波斯金币,房子则流行‘半山亭’的建筑模式。(半山亭始建于齐梁年间,位于湖南岳簏山半山腰。记者注)”
宋代的人居环境也毫不逊色。从《清明上河图》可看出,宋代人的生活相当奢靡,他们使用的器物,都打造得异常精美,所以现在的收藏家,如果能收集到一件宋代的器物,无论是瓷器、玉器,还是藏书,都是价值连城的。
人物
苏轼曾在杭州致力宜居
余秋雨还赞叹说:杭州的人居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良渚文化时,这个传统就凸显出来。良渚的玉制品做工相当精致,可以称为中华民族审美史和工艺制作史的奇迹,这证明了在农业文明之前,良渚人中已有贵族,他们在精神上相当高贵,所追求的生活也很精致。
吴越王钱镠和白居易、苏东坡都曾经为打造杭州人居文化贡献过力量。
钱镠清理西湖里的淤泥,打通杭州城的井;白居易和苏东坡都曾修筑堤坝治理西湖,两位大诗人把心思都花在建设人居杭州城上了,所以杭州才会这么宜居。
苏东坡有一首诗叫《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虽然人人传诵,余秋雨却觉得诗的水准,比苏轼本身实力差了一个档次。“想来想去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大诗人忙着当水利工程师去了,根本没工夫认真作诗。”余秋雨笑谈苏东坡,引起听众一片会心的笑声。
观点
提倡人居需要中庸之道
余秋雨最后善意提醒,杭州目前的人居环境仍有不尽如人意处。
公共空间意识缺乏,对矛盾不能心平气和看待,物业管理出了纰漏就气急败坏,邻里之间有了纠纷就大声喧哗,这些都是影响人居的因素。“我曾在杭州的社区看到过一些极端的标语,满是谩骂和吵闹,这可不是优良的人居环境。”
因此,良好的人居环境,需要中庸之道。
余秋雨还认为,好的人文居所必须杜绝标语、广告。“不要有色彩太艳丽的招牌,不要有炫目的让人眼花缭乱的文字,声音上、视觉上都变得安静。只有这样,城市才能更宜居,给人提供更多的幸福空间。”(陆嘉宁 骆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