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匆匆,我们的邻居节已经走过了七年,每一年都有精彩。构成我们这座城市的600多个社区,也已经习惯了比拼邻居节的活动,记得还是在去年的邻居节闭幕活动中,就有社区干部和我们私下透露,“明年我们一定要争取拿个最有创意奖”。时光荏苒,又是一年。由杭州市文明办、钱江晚报、杭州市民政局共同发起的“最有创意邻居节”评比活动又开始了,快快拿出你的创意,来接受我们的邀请吧!
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
-创意社区:清河坊社区
一张邻里卡替我说尽邻里情深
幼儿园接孙女时,顺便接下邻居的孩子,看似简单,却让晚归的母亲深情地讲上一年;年迈的邻居因为耳聋,连订牛奶也成为障碍,是同样已过古稀的邻居伸手相帮……邻居节期间,一张小小的邻里卡在清河坊社区中传递,透过这张卡,社区居民的心里因邻里情深泛起一串串涟漪。
家住清河坊社区三元地的小孙,有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今年7岁,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可是每天女儿放学回家的接送让小孙犯难:自己上夜班从每天下午4点半开始直到第二天凌晨,妻子工作也很忙,每天回到家总要8点多钟了。有好几次,女儿都是跟着来同一个幼儿园接送孙女、住在二楼的王爷爷回家,小孙的妻子急吼吼赶回家时,看到已经在王爷爷家里吃了晚饭的女儿,感动得眼圈发红。
“都是邻居,以后孩子放学我帮你接回家吧。”看着孩子站在幼儿园门口可怜巴巴的眼神,退休在家的王高升主动向邻居小孙提出。
“那太不好意思了!”
“没事,楼上楼下的,反正我们也退休了,有时间、也顺路。一起吃晚饭也就添双筷子的事情。”
“那太谢谢了!”小孙非常感动。
就这样,每周总有两到三天的时间,到了幼儿园放学的时间,王高升一手拉着自己的孙女,一手拉着小孙的女儿回家,晚饭也顺带在王高升家解决。
今年的邻居节刚刚拉开大幕,小孙就将一张自己亲手写好的邻里卡送到了二楼邻居王高升的手上,感谢他一直以来对自己女儿的照顾。
这一张张鲜艳新颖的邻里卡,也凝聚着社区居民代表的浓浓深情,他们纷纷出谋划策,和社工一起设计出了自己社区独有的邻里卡。正面标有“爱家,爱生活,爱清河坊”的口号,还画着两个可爱的小天使。
一张张系着黄丝带的小小“邻里卡”,就这样在清河坊社区居民们的手中传递。而邻里卡上传递的内容各不相同,有感激邻居的,有新邻居之间互致问候、留下联系方式的,更有借机向邻居表达歉意的。
“因为我的手脚不方便,衣服洗完晾晒的时候有时会不小心把水滴到楼下,把人家小夫妻晾晒的被子、毛衣什么的弄湿,有时候衣服还会掉下去。可是他们从不抱怨,每次都很热心地把衣服送上来。真的很感激他们,我老头子平时不太会说话,这次就在邻里卡上跟他们道个歉吧。”家住华光巷的王大伯对记者连声称赞,直说遇上这么体谅人、有修养的邻居,真是自己福气好。
“我代我老伴向你表示感谢,谢谢你经常帮我们带菜、带东西,还帮我们订牛奶。五六年了,你一直是我们守望相助、最信赖的老邻居。”这张卡片来自十三湾巷马老太的先生,收卡人则是住在楼下72岁的邻居施宜男。
老两口今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听力都不太好。马老太的腿脚不便,走路吃力,因而很少下楼,于是,施宜男经常帮她从菜场、超市带些生活必需品,省去了老太太不少力气。而且,老太太因为听力太差,与人沟通不易,就连订牛奶都是施宜男一手包办的。
本次邻居节期间,清河坊社区总共准备了200多张邻里卡。“我们希望这些小卡片能成为居民们沟通、联系感情的桥梁,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守望相助的好邻居出现。”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创意社区:红梅社区
社区71位孤老——
每天睡前,在门把上扎起黄丝带
住在红梅社区的老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睡前,系一条黄丝带到防盗门的把手上,早上起床后再拿下来。一旦左邻右舍在白天发现黄丝带没有取掉,就会敲敲门,看看是不是老人碰到什么意外。
邻居节的黄丝带成了独居老人的救命符。这根黄丝带,代表了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感情。
“黄丝带已经是升级版本了,本来独居老人的门上绑的是红色塑料袋。”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最先是80多岁的张大伯想出来的。
“我有高血压、心脏病,社区安装的呼叫器在床头,万一我在客厅、厕所晕倒了,呼叫器就用不上了。”张大伯告诉记者,“我晚上睡觉前系个红色塑料袋在大门上,起床后再把它解下来,如果哪天邻居看到我没把塑料袋解下,就说明我生病了,这时候,邻居就会马上通知社区和我家里人。”张大伯说。
红梅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其中有独居老人71户,“社区工作人员照顾独居老人工作量非常大,每天都对各个空巢老人探访一遍是个非常繁重的工作量。”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今年8月,独居在家的86岁的汪大爷三天没有出门,邻居们向社区反映了这一情况后,社区破门而入后才发现老人已经昏迷了。
这件事情让红梅社区决定把张大伯的红色塑料袋升级,发起了针对社区所有独居老人的“邻里守望”活动,“给每个老人发条黄丝带,每个独居老人都有同楼层的常住邻居作为结对,按照老人的生活习惯,每天关注一下老人的动态。”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黄丝带已经成了社区独居老人特殊的守望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