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的一天,家住环北新村的离休干部贺守诚突发心脏病,他立刻按动了“援通呼叫器”。仅6分钟,120急救车就赶到了贺老家中。由于抢救及时,贺老转危为安。
“叫得应的电子保姆”、贴心的助老员队伍……如今,在杭州,依托社区服务体系,全市广大离休干部获得了全方位、广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享受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
今年9月,在中组部组织的全国市(地)老干部局局长培训班上,杭州市离休干部社区服务居家养老工作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呼叫器,叫得应的“电子保姆”
2005年,杭州市整合全市范围内2655家社区服务网点,推出了“援通呼叫送健康”活动。危急时刻,按动援通呼叫器上的红色按键,信息服务中心就会在20秒内打电话回访,联系救助系统,提供相应服务。
“援通呼叫器”还很好地发挥了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作用。家住灵隐街道曙光社区6楼的离休干部张金玲前年动完手术,楼下的报纸和牛奶没法拿。通过“援通呼叫器”联系社区后,社区随即安排志愿者,每天为老人送报纸和牛奶。老人高兴地夸:“社区好!志愿者好!援通灵!”
截至今年6月,市区离休干部安装“援通呼叫器”的覆盖率已达98%,共接受有效求救、求助服务33238次,为176位老干部及时联系了120急救,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被老干部亲切地称为“叫得应的电子保姆”。
助老员,老干部身边的一位亲人
在杭州,有一个名词让离休老干部感觉特别亲切,那就是“助老员”。2009年5月,我市在离休干部社区服务居家养老工作中全面推行“助老员”制度。
根据离休干部身体、家庭生活状况,我市将离休干部分为特殊照顾类、普通照顾类。对于特殊照顾类离休干部,助老员会提供联系社区服务和帮困解难等4大类服务,服务时间为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
而对普通类离休干部,则委托社区在重大节日走访慰问,有突发困难时及时帮助解决。
这样的机制,让不少离休老干部感觉身边多了一位贴心的亲人。
离休老干部卢本戬家住江干区庆春门社区,因为行动不便,很少出门。助老员、退休医生楼美英主动为他制定了每周2次的按摩治疗计划。一次,楼美英自己不慎扭伤了脚,但她依然冒着大雨,一瘸一拐走了近半个小时,来到老人家中为他按摩。卢老非常感动。
据了解,杭州市还专门制定了《关于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工作考核奖励办法》,落实了社区助老员的工作经费和社区服务经费。据统计,去年底,离休干部对社区和社区助老员的满意率均达95%以上。
“就近”两字,织就一张广覆盖的服务网络
“我们推行的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并不是去重建一套服务网络,而是依托社区现有的资源和基础,发挥‘整合’的力量。”市委老干部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例如,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离休干部健康档案和社区责任医生联系制度,视病情需要建立离休干部家庭病床。越来越多的离休干部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常见病、慢性病就诊的首选地;依托楼道党支部和社区场所,全市广大离休老干部实现了就近学习、就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