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每周六早晨,紫金文苑小区里都会出现一个骑着银色上海凤凰自行车的小男孩,他自行车后座的篮子里,总是放着一堆杂志。
小男孩名叫夏临风,是文一街小学塘北分校的五年级学生,他在紫金文苑和政苑小区里已经有了40多位客户,从去年十月至今,每个星期六就成为他的投送日。
从巴菲特身上获灵感
儿子锁定送杂志赚钱
“去年,儿子满10岁了,我认为可以给他一些零花钱了,但又不想他不劳而获。”夏爸爸是浙大的老师,他希望能给儿子找个“工作”。
为了给儿子找份适合的工作,夏爸爸还是煞费苦心的。“很多家长都是要让孩子做家务来换取零用钱,但是我认为做家务是一种义务。”他说,做家务无法锻炼儿子,还是希望儿子能更直接地感受“工作”的乐趣。
夏爸爸想到,国外这么大的孩子都会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赚零花钱,“巴菲特13岁的时候,就靠送报纸赚到了自己的第一笔钱1000美元。我也想给儿子这样一个机会。”
再三思考后,夏爸爸想到,杭州文化商城离紫金文苑很近,平常他就经常去那里买书或杂志。“书的价格都是8折的,我一想,何不批发一些书或杂志来卖呢?”夏爸爸仔细考虑了下,他认为送杂志不像送报纸频度那么大,时效性那么强,对孩子来说比较合适。
老爸一周批一次杂志
儿子每星期赚三元钱
送杂志赚零花钱的想法,夏临风一听就乐了,于是父子俩商量着如何才能吸引客户。“我先在家长QQ群里发了这个想法,不少家长都觉得这个办法锻炼孩子非常好,有两个家长还立刻向我们订了杂志。”
之后,夏爸爸打印了几百份小广告,父子俩一起挨家挨户地送过去,碰到在家的业主,还会亲自解释订杂志的优惠。除了小广告,夏爸爸还在杭州的社区论坛上发帖,征集订杂志客户。“为了吸引订户,我们把价格定在9折,去文化商城批发的价格是7.5折,每本杂志有15%的毛利。”
一段时间广告做下来,他们累积了不少客户,每月大约有40多本杂志要送。夏爸爸算了算,全年大约能赚300多元。于是,夏爸爸每周去一次杭州文化商城批发杂志,夏临风就在周六或周日,骑着自行车在两个小区间送杂志。而每周,无论杂志多少,夏临风都可以赚3元钱。
“钱虽然不多,但是毕竟是通过我自己的劳动赚来的,花得也特别安心。”夏临风调皮地笑笑,他说自己送杂志的事情在班级里已经传开了,小区里也有不少人认识他,让他颇为得意。
两次事故让孩子成长
这份工作已坚持一年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夏临风送杂志已经快一年了,不管是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都坚持了下来。不过,他颇为不好意思地承认,好多次他都想打退堂鼓。
这一年中,有两次“事故”让夏临风记忆深刻。“就是有两次订户没有收到杂志,但是我又确定我送过了。”小夏说,好在这两次杂志最后都及时补上了。不过,这次的意外也让他以后送杂志时更加谨慎。现在每当他把杂志投放到报箱后,他都会通过电子门禁系统通知客户尽快下来取。
另外一个意外是,因为文化商城订杂志走的是零售的渠道,比邮局订阅的快,但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邮局订阅,一次付款,全年的杂志都有了,不管它是否提价。但零售的渠道就不一样,价格可能会有变化。“有一本杂志,一般价格是18元,但其中有3个月突然涨到27元,我们却不能再去向订户收钱,亏呀。”
说起这一年的经历,夏临风很坦然地说,自己还是学会很多的,比如与人交流,“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出发前先制定好最佳路线。”小夏说,以前,他都是按爸爸给的送货单上的名字送,常常在小区里来回跑,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体力。而现在,他设计了一条送杂志的最佳路线,每次送一圈杂志,只要20分钟。
由按次计件变按本计
明年工资将小幅增长
不过,这一年来,让小夏最不满意的就是工资了。“我觉得少了点,所以就跟爸爸商量来着。”他一脸坏笑地说,在他的努力下,明年送杂志的工资不再按次数计算,而是按“本”计算了。
“以前一周3元,一个月12元,现在每本0.4元,40多本杂志,就有近20元零花钱了。”他乐呵呵地算计着,明年的客户应该会比今年更多点,因为在老客户不丢失的情况下,已经有不少业主来向他预订明年的杂志了。
不过,夏临风还是有自己小小的担忧,“如果客户不多,我赚得就少了,太多了,我又担心自己会忙不过来。”
一旁的夏爸爸默默地微笑着,看着儿子甜蜜地烦恼。他说,他希望明年儿子会比今年更进一步,学会如何进货,到时候他就可以彻底地放手,让儿子完全体验送杂志的工作。(汪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