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浙江医院严静教授(右一医务人员)在带教查房。 本报通讯员 张伟娟 摄
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秋高气爽,金菊飘香,又是一年重阳到。
昨天,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九九重阳——浙江医院与您健康相约”大型公益活动之老年疾病防治知识健康讲座专场暨大型义诊活动,吸引了上千老人。记者现场了解到,浙江的老年病病谱正悄然发生变化。
呼吸道疾病,成第一大死因
来自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浙江老人中,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骨关节病、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增长趋势;而慢性支气管炎、结核及溃疡病的患病率有减少趋势;在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疾病中,肺部感染、脑梗死、肝恶性肿瘤和胰腺恶性肿瘤的序位明显提前,而脑出血序位有所降低。
调查同时显示,浙江老人患病率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原发性高血压、肺部感染、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胆囊炎胆囊结石、Ⅱ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前列腺增生、恶性肿瘤及老年痴呆。
而引起老年人死亡的前五位疾病排序依次为: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消化系统、脑血管意外、循环系统。在国内,恶性肿瘤通常为老年患者的第一死因,而国外资料则显示,心血管疾病为主要死因。
40岁后,积极预防“老年病”
与这一趋势相对应的,是老年病的年轻化和治疗的专业化。
一般来说,老年病,指的是60岁以后高发的疾病,而现在其发病年龄已提前了一二十年,在40岁~45岁的人群中就频频发生。甚至高血压、糖尿病等上世纪主要在老年中发生的慢性疾病,现在在20来岁的人中就开始出现了。
浙江医院院长严静教授指出,原因是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让老年病早早埋下了祸根,比如儿童期肥胖,他们到了30岁之后,不少人就开始出现了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
“很多人不服气,觉得自己还年轻,有了病也不积极治疗。”严静教授说,人到了40岁前后,就应该积极预防老年病。
老人像孩子,需专业治疗
75岁的冯大妈身患Ⅱ型糖尿病多年,服用两种降糖药物治疗2年多后,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较理想,却多次发作低血糖。
浙江医院老年医学门诊医生发现,冯大妈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只是有点高血压。医生建议,适当将血糖控制水平提高、停用其中一种降糖药。调整处方后,冯大妈乐了:低血糖一直未发作,血糖水平也控制良好。
浙江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王国付博士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71%有慢性疾病;半数以上患有两种以上疾病;同时,他们对药物不良反应多。
“儿童用药,大家都很注意用量。其实老人用药同样要谨慎,很多时候,老人用药量只有标准量的1/2,还要考虑多种药物配合,否则会令老年人健康受损。”医生举例说,骨折很常见,但老年人骨折,会引起更大麻烦,不仅要治疗骨折,还要考虑到骨质疏松、高血压、呼吸系统等问题。
因此,浙江医院的每一个医生,都要求是专科+全科,医院根据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成立了七大中心,引入老年病整体诊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