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君和傅博恒是2名老党员了。平时,他们的身份是普陀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但工作之余,他们则还有另一种身份——到社区里“坐班”,做义务的“法律服务员”。
在舟山市普陀区,党员很可能有2种身份,一种是机关单位里的工作人员,另一种是社区居民的“服务员”。
“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党员可能是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但在这个时间之外,他还融入居住地社区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党员示范表率作用,利用自身特长,为社区居民服务。”普陀区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介绍,从今年5月起,普陀区在全区城市社区中对在职党员实行了“双角色双争优”管理,目前已有2500余名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的社区报到,自愿认领岗位。
5位在职党员
轮流“坐班”法治工作室
与林惠君、傅博恒两位法官一起的,还有该区司法局的徐国良、沈中派出所的张金斌、浙江星舟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周善腾等。他们都是在职党员,且居住地都在新街社区。
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这个社区流动人口较多,对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方面的服务需求也较多。新街社区结合这5位在职党员的自身特长,组建了沈家门街道新街法治工作室。
工作室通过每天一位法制工作者在业余时间值班的方式,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维权、法官调解等服务。
“这样的服务贴近我们老百姓,我们很需要。”不少群众这样告诉记者。
义务调节各类纠纷
妥善解决各类难题
采访中,记者在该工作室见到了一本厚厚的工作日志,上面记载着各类调解好的纠纷和案例。
普陀区同济路25号住宅楼原为某银行的职工安置楼,其顶楼有个屋顶水箱。在二次供水改造中,该屋顶水箱停止使用,但其供水管道等未曾进行处理。
去年初,该幢楼301室装修时,将该水箱的供水管道截断。
今年5月,因屋顶水箱阀门松动,导致4户居民住房大面积受淹,关于赔偿的责任一时难以界定。
新街社区法治工作室获悉此事后,在第一时间安抚群众,并经过专业分析,认定银行应具管理职能,301室户主则存在过失错误。
经社区和法治工作室的在职党员历时两个多月的调解,最终妥善解决了此事。
普陀区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在职党员“双角色双争优”管理,是指普陀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下属部门等所有居住在城市社区的在职党员,都要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