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10月13日下午,天空中飘着细雨。杭州市殡仪馆的大厅外,几位身着深色外套的男人,靠在花岗岩石柱上大口大口吸着香烟,任凭零星的雨点打在自己的脸上。
“唉,我在发哥这儿,送送他。”挂了电话,掐灭香烟,一个男人转身走进遗体告别厅,留下一地烟头。
他的肝脏和肾脏
已植入三位患者体内
男人口中的“发哥”,真名叫冯周发,今年40岁,是一位来自贵州的保安。今年8月20日晚,他在下班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最终于10月11日21时34分不幸去世,21时37分,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器官获取组织成功获取了他的肝脏和2个肾脏。随后,冯周发捐献的器官被分别移植到1名肝功能衰竭和2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体内,移植手术取得圆满成功。同时,冯周发也成为浙江省首例人体器官捐献者。
“这是全家人的意思。”在殡仪馆化妆间,看着父亲的遗体,儿子冯滔哽咽着,“爸爸生前是个热心肠,这样做,也算是对他、对家里人的一种安慰吧。”说完,儿子朝着父亲的遗体跪下,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老乡来杭打工没处住
他自掏腰包帮忙租房
冯周发的老家,在革命老区贵州遵义市的一个小山村。1997年,年富力强的冯周发来杭州打工,期间辗转做过几份工作,一番颠沛流离之后,他终于在2000年安顿下来,从那年开始至今,就一直在萧山新塘的一家纺织厂做保安。
生活刚稳定一点,冯周发就想到了自己那些还没过上好日子的亲戚和老乡,几年来,他陆续帮助了将近40位亲戚和老乡来杭州发展。
“当时我待在家里没工作,叔叔就说让我来杭州发展,可以先住他家,然后慢慢找工作。”冯师傅的侄子冯利松,在回忆起叔叔对自己的帮助和照顾时几度哽咽,“我刚来杭州后就住在叔叔家,婶婶每天给我做饭,叔叔照料我的生活,足足住了2个月。那个时候没工作没收入,叔叔自己的月工资也只有700元,但每个月都会抽出100元给我。”
而冯周发的老乡张先生则说,自己刚来杭州的时候,和另外两个老乡一起住在冯周发在萧山租来的房子里,和他的家人同住。“他总是说,‘我没帮你们找到工作,你们就不准走,一定等工作联系好了再走。’”张先生说,当时老家的乡亲们都陆陆续续来杭州打工,刚来没地方住都住在冯周发家,有时候一次来的人比较多,他还自掏腰包帮他们先租房子住下来。
正是因为冯周发够仗义,老乡们都管他叫“发哥”。
同事的几十个热水瓶装满了冯周发的热心
告别仪式结束后,冯周发的同事们回忆起他生前的为人,也是个个都红了眼睛:“这么好的人,40岁都不到,就这么走了,真是老天没眼呀!”
在冯周发工作的那个纺织厂,几乎所有工友都记得他的好,因为他们每天下班回家喝的开水,都是冯周发义务烧的。
“我们每天上班的时候,都会把热水瓶放在楼梯口,放了一堆,有四五十个吧,然后冯师傅就会把水烧开,把每个热水瓶都灌满,等到我们下班走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把自己的热水瓶提走。”冯周发厂里的同事王师傅说。
在这家纺织厂开水间的后面,堆满了煤饼,旁边是个煤饼炉,那是冯周发为工友烧开水的工具。每天上班后,穿着保安制服的冯周发都会用这个简陋的工具,将水一壶又一壶地烧开,然后逐一灌入工友的热水瓶中。
“发哥总说,大家都是出门在外打工的,都不容易,能帮助到别人,自己心里也开心。烧开水,帮每位工友打开水也不是保安的工作,他就是这样善良热心的好人。”说着说着,王师傅的眼圈红了。
因为自己识字不多只希望儿女有学问
别人眼里的“发哥”,在儿子眼中则是一位慈父。
“只要你们好好读书,爸爸再累也没关系。”儿子冯滔说,这是爸爸生前最常和他说的一句话,他说,父亲读书识字不多,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一对儿女能好好念书。
冯滔12岁那年,小学毕业,即将升入中学,父亲送了一支白底黑色条纹的钢笔给他作礼物,鼓励儿子读中学以后要更加努力读书。“那个时候家里经济很困难,钢笔是很贵重的东西,”冯滔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爸爸舍不得花钱,他送我那么贵重的东西,我知道他对我的期望很高。”
“我和妹妹读书都不太好,妹妹读完小学就来杭州了,我读完初中也不再读下去了。”冯滔低下头,紧缩眉头。初中毕业后,他就瞒着父亲来杭州找工作,结果父亲知情后,狠狠教训了他。
“他叫我滚回去先好好读书,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冯滔说,那是父亲生平对他最严厉的一次。
撞人者仍逍遥法外
家人希望找到司机
冯周发的姐夫告诉记者,8月20日晚上,冯周发下班回家路上被撞后,肇事司机逃逸,到现在仍逍遥法外。
“事情发生在那天晚上10点半到11点之间,地点是在萧山大南线衙前镇螺山村和萧绍路之间的村道上。”冯周发的姐夫说,“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早点把肇事者缉拿归案。”
据萧山警方当时的协查通告介绍,撞伤冯周发的肇事嫌疑车辆为长安牌面包车,右前侧车轮有明显碰撞痕迹。在此,我们也希望知情者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的联系人为黄卫国和陶炳坤,联系电话为0571-82768163、82768170。
见习记者 蒋大伟 实习记者 陈璐
相关:器官紧缺 浙江大力推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