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记者暗访黄岩地沟油黑点
这个黑窝点,记者盯了快半年了。
除了老板的警惕性高,很难直接进入制作和贩卖的窝点外,取证难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直至昨天,线人的电话打来:“老板娘一个人在,进入窝点的理由我都想好了。”到达黑窝点所在地黄岩,记者和线人在车里商量了老半天,商定了暗访的所有细节。
线人林杰(化名),湖南人,熟知地沟油行业内幕。暗访前,曾在这个窝点蹲守了好几次,亲眼看到地沟油交易的进进出出。
普庆巷7号
小巷的青石板和狭窄,显示出年代的久远。
曲曲折折的一条深巷,一辆小工具车也开得极其艰难。显眼的外人一进入,巷边的人立即会盯着你多看几眼。
普庆巷7号。线人把车停在门口时,轻声说了一句:“就是这里了。”
推开虚掩的门,从门口开始,堆积着脏兮兮的白色大塑料桶。这种桶,记者很熟悉,也一眼认出了它们:历次卫生部门查处的小饭店在用地沟油,就是装在这里面的。
陌生人进入小院,两条狗立即狂吠起来,小院房间里走出一个50多岁的女人,警惕性很高:“干什么的?”
“油提一桶。”我们很随意地答道:“今天老板不在啊?”
看我们很熟悉的样子,并且看到了门外停的工具车,老板娘打消了疑虑:“要吃的油还是用的油?”
“吃的,价钿便宜点,我们新开了一家快餐店,一天要用七八十斤。”
“上次给你们多少价钿?”
“上次是我老婆来提的,你都是这个价钿的,这次我们量要多了,先试试油,多了你一定要价钿巧点。”
几番对话下来,老板娘彻底打消了顾虑:“油不放在这里,你们跟我去仓库提。”
原来,狡猾的黑窝点把加工点和仓库分开来,这样即使被查处,也是查不到什么名堂。
趁老板娘取仓库钥匙的时候,记者在院里很“随意”地走了一圈。这里堆放的空桶有几十只,在院子里,记者发现了一个被纸箱盖得严严实实的角落,走过去偷偷掀开一角,发现居然是一个土灶。院子里的土灶,虽然没有在生产,但记者很快明白了:这很可能就是熬制地沟油的土灶。
藏在阴暗角落的柔桥巷地下仓库
坐上我们的工具车后,随着老板娘的指点,七拐八拐,十几分钟后,终于在一条和普庆巷同样狭窄的小巷里停下。
趁着林杰和老板娘拿空桶的时间,记者拉住一位路人询问了下,他表示这里是柔桥的一条小巷。
小巷里都是破旧的矮房子,小工具车一停,其他车辆就很难过得去了。当然,这里除了摩托车和三轮车,也很少车子进出。拐进一条青石板铺成的更小的巷尽头,老板娘掏出钥匙来,打开了破旧木门上的挂锁。
黑乎乎的。透过门外光线,记者看到了不到10平方米的狭窄空间里,摆满了20多个塑料桶。边上是一条楼梯,通往楼上。
没有电灯,我们拿了一个手电照明,腐烂的气味充斥着整个空间。
桶脏得要命。老板娘打开一桶油,“我的油在黄岩算好的了,许多餐馆和食堂都从我这里进货。”
油雪白雪白的,尽管老板娘一再声明这是五花肉的油,但却没有正常猪油所特有的那种黄澄澄颜色和香味,相反,打开桶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令人作呕。
记者随后观察了这个地下仓库:所有的油桶上都没有标签,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食品安全生产标志。
随后的价格证实了这些油的“身份”:一桶油,50公斤装,我们付了370元,也就是说,这种油只有7.4元/公斤。而据记者所了解的,目前一公斤五花肉价格至少在16元以上,两公斤的五花肉才能熬出一公斤左右的猪油。
黑幕:“查不出”的地沟油是怎么过关的?
付了钱后,老板娘话匣子也打开了。
“你们放心,用我这里的油,保证你卫生检查合格!”
这样的油怎么会通得过卫生检查呢?看到我们狐疑的眼神,老板娘得意地笑了:“我这里有一年就被卫生部门查过,封条都贴上了,但他们却检测不出什么东西。”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线人偷偷地告诉记者,这些油在炼的时候,锅烧烫后,放入一种叫“碱炼”的东西,脏东西就会沉下去,油也会变白,而且最重要的是,“碱炼”加入后,地沟油中严重超标的强致癌物“黄曲霉素”用任何仪器也没办法检测出来。
“知道吗?‘黄曲霉素’比砒霜还毒60多倍!”林杰说。
而根据林杰这半年来的观察,每天都有进进出出的三轮车和电瓶车在这里拉油:“这个加工点做了三四年了,上半年查得这么严,他们还明目张胆地在做,因为在小巷子里,很难找得到他们。”
林杰还透露,根据我们所看到的桶和每天进出的量计算,估计这里是黄岩甚至台州规模比较大的黑窝点。
地沟油正流向小餐馆和学校食堂
这些油到底流向哪里了呢?
记者和林杰在向老板娘结算货款时,表示我们的快餐店用油量比较大,可能以后要经常购货。
“你放心,要多少我们都送货上门,不用你们辛苦来拉油。”老板娘“爽快”地表示,以后她和老板两人亲自送货上门。
“许多小饭店都是从我这里进的货。”老板娘有点炫耀地告诉记者,快餐店、糕饼店进货量最大,特别是一些打工者聚集的企业周边,快餐店用这里的油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令记者震惊的是,老板娘随后告诉我们,一些学校的食堂,也是从她这里进的货:“有一家私营学校的老板娘,最抠门了,砍价狠,因为他们用的量大,因此我也不敢得罪她。”
不经意间,老板娘透露了许多购油的单位:做食饼筒的、几家做有名小吃的……她说得越多,我们越觉得震惊:这种明令禁止的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难道这些进货的单位和个人都熟视无睹吗?
据台州商报 王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