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0月21日讯 看似触摸不到,却又伸手可及。每个浙江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有文化味。
免费上博物馆、家门口看大戏,闲暇时跳跳健身舞……百姓生活的文化味,随着政府文化惠民政策的春风扑面而来。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抓拍身边的一个个生动镜头,从3个不同视角,捕捉我省5年间文化惠民的生动轨迹。
文化设施更齐全
【镜头】周末,杭州市民周茵一家三口早早来到西湖文化广场,读初一的儿子去省科技馆和省自然博物馆寻宝探奇,爱看大片的丈夫直奔刚开业的新远国际影城,而喜欢文学和历史的周茵却安静地泡在省博物馆武林馆区。
【背景】以前每到周末,周茵一家都要投票决定活动内容。如今,西湖文化广场成了他们去得最多的文化场所。“听说以后这里还要开博库书城,那就更方便了。”周茵说。
历时8年建设,西湖文化广场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设施,规划容纳浙江文化艺术中心、西泠印社、浙江画院等。去年以来,一批场馆设施陆续开放,人气集聚提升。
“十一五”是我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建成设施最多的一个时期。除西湖文化广场外,温州大剧院、湖州大剧院、杭州图书馆、宁波博物馆、丽水文化艺术中心、良渚博物院等一批标志性重点文化设施先后建成。
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县级以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共300余个,县级图书馆、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达到85%。一张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产品供给多元化
【镜头】刚刚结束一轮全省的建筑工地慰问演出,钱江浪花艺术团总经理陆湘汉又在准备月底赴金华、台州、丽水等地的巡演。摆在案头的工作除了这些,还有明年的节目创新编排以及新一年的演出计划。
【背景】以政府为主导的钱江浪花艺术团成立5年来跑遍全省,演出1300场,观众400多万人次。
我省首创的这一文艺演出直通车,在全省掀起了一股“钱江浪花”的热潮。各地纷纷配备“文化大篷车”,常年为城乡群众送演出。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是重点。5年来,我省深入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和“文化低保工程”,每年平均送演出下乡1.5万场、电影20万场、图书200万册。
除了配送,文化产品的供给更为多元。我省“雏鹰计划”优秀儿童剧进校园巡演4200余场,高雅艺术、民族艺术进校园演出500余场,“新年演出季”举办300余场,“赏心乐事”系列音乐会举办600余场,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办理借书证,率先实行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
群众活动真闹猛
【镜头】吃过晚饭,临安市青山湖街道朱村的文化指导员程行就出门了。村里的广场上,妇女们热火朝天地跳着健身舞;多功能活动中心的乒乓球室,小伙子们正在比拼球技。
【背景】朱村以前只有两三支文艺队伍, 2007年以来,一支支文艺队伍相继建立,新的节目不断编排出来,村民们每天业余时间都陶醉于文化活动的快乐中。
2007年夏天,村民们应邀赴捷克表演中国民间艺术。2008年评上省级文化村后,朱村的知名度更高了。
朱村的变化得益于我省持续开展的“种文化”活动。近年来,我省每年组织开展县级以上和乡镇级以上大型文化活动,分别超过100场和1000场。同时,我省实施的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自2007年以来组织培训基层文化干部、业余文艺骨干、村级文化管理员达7万余人。
软硬件齐头并进,不但带动了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更使浙江人的文化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参与、我快乐”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