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1月1日讯 近日,青岛、北京、武汉、长春、南京、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荒。其中昆明遭遇十年来最严重的血荒,一些医院接到了“限血令”,手术被迫推迟。青岛市中心血站已先后三次启动血源保障Ⅲ级预警,并发布了十年来第一个血源保障Ⅱ级预警。各地血荒,牵动人心。
血荒,同样逼近我省!10月29日,浙江省血液中心向公众发布了省血库告急的情况。随后,记者联系杭州、宁波等地了解情况,结果也不容乐观。
供需,每天均呈逆差
10月25日,杭城降温,一整天只采到171袋血,而当日供应杭州各大医疗机构的用血量达到了1089袋。次日,杭州采到178袋血液,当天给医院供血达1078袋,还是入不敷出。
“如果连续三四天出现这种情况,就很可怕了。”浙江省血液中心主任吕杭军说,尽管杭州市全血采集能保障临床应急供血,但成分献血一直缺口较大,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10月29日,浙江省血液中心库存量红细胞类只剩3000袋(60万毫升),血浆63万毫升,稀有血型11万毫升,最缺的是机采血小板,只剩54袋。
10月28日,宁波市O型血库存量只有300个单位,而正常量应该在1590个单位以上,库存量不到正常量的1/5;A型血库存量只有575个单位,而正常量至少得670个单位;AB型血只有217个单位,位于正常库存警戒量下限。只有B型血在正常库存量范围内。
据宁波市献血办统计,宁波市医疗临床用血量增幅已连续7年在8%以上。目前,宁波市年用血量已达22吨,以每人献血200毫升计算,相当于每天需要315人来献血,已多次出现血源告急现象。
业内人士说,从潜在医疗用血需求看,目前宁波市人均用血量仅为2.1毫升,而上海、北京为5至6毫升,美国、西欧国家则为20多毫升。未来的用血需求会更大。
血荒,正在步步逼近
据宁波市中心血站站长张哲说,往年10月是宁波市中心血站血液储备最充分的月份。血源偏偏在最不该紧缺时出现了紧缺!
张哲说,今年前10个月,宁波市街头献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两成多,高校学生的献血量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两成多。他认为,这是造成宁波血液紧张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外来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都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两者献血量占比三分之二。而今年,宁波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街头无偿献血人群锐减,一辆流动采血车一天的采血人数通常是个位数,周末有时能达20个。
宁波市中心血站血源科主任张娟银向记者诉说了她的困惑。往年流动采血车开到高校,会有上千名大学生报名献血。然而本月中旬,流动采血车开到一所高校,连续停靠三天,也只招募到200来个大学生。有一次,流动采血车在某所高校停了一天,竟吃了“鸭蛋”。
杭州也是类似的情况。今年1至9月,杭州市街头献血者人数比去年下降近30%。这几天,天气转凉,杭州街头每天参加献血的人数只有100人。按照今年的采供血目标,到目前还有2万人以上的献血缺口。
血库,缘何集体“贫血”
据业内人士说,血荒的出现并非突然,其实早有迹象。
医疗技术的提高,使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临床手术途径得到治疗,癌症化疗病人也需要补血浆,这些都使得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浙江省血液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临床用血量攀升速度较快,2005年到2009年,红细胞类供血从28.55吨增加到了47.55吨,上升66.5%;机采血小板从12206袋增加到22860袋,上升87.3%。今年计划的红细胞类供血需求量为52吨,机采血小板23000袋,至少需要25万人参加献血。
在用血需求增加的同时,献血的社会参与度却在下降。专家分析,社会公众和献血群体对无偿献血的动力、激情和参与度正发生改变,直接造成献血人员数量上的减少。
一位从事了10多年无偿献血工作的业内人士称,市民街头献血积极性下降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随着网络不实报道的广泛流传,市民对无偿献血安全顾虑重重;其二,许多人对无偿献血却需有偿用血心存疑虑,怕血站和医院从中牟利;其三,担心献血时染上疾病;其四,献血点分布不够合理。
这不仅仅是观念的问题,也有体制的问题。可以说,两者是相伴相生的。工作人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献血证虽然全国通用,但献血者的免费用血,在各省之间并不通用。这无疑打击了献血者的积极性。
此外,社会无偿献血的氛围也不是很好。为了扩大采血量,省血液中心曾想在某市场附近派驻献血车,宣传无偿献血,但几次都被市场里的人“赶”了回来。
几年前,杭州市政府曾筹划在杭州各城区设立固定的无偿献血屋,并在毗邻浙医一院和浙医二院的新华路上设立了第一个献血屋。没想到,几年运作下来,成果并不显著,献血者寥寥无几。近期,该献血屋每天献血者不足5人。
“缺血”严冬,如何度过
更大的血荒可能还在后头。冬天即将来临,由于天气寒冷,学生放假回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同时各单位团体忙于年终考核等,团体献血组织愈加困难,加上街头流动献血人数下降,浙江将会遭遇更大的献血瓶颈。血荒逼近,如何应对?
吕杭军告诉记者,目前无偿献血有两种形式:街头流动献血和团队献血。如今,省血液中心的11辆采血车,每天都开足马力。8辆到固定献血点,其余3辆则开往高校、医院、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公司,上门团队采血。多的时候,团队献血可达到献血总量的30%。
“团体献血,有些企业比较热情,比如大和热磁、两岸咖啡等。但有些公司,领导观念有差异,工作怎么也做不通。他们觉得,这样是‘被献血’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几天,杭州市献血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建勋正联系在杭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发动城区、街道献血办组织辖区内团体单位献血。他说:“这种招募不仅要一趟趟登门拜访联系,甚至要动用自己的私人人脉。”
根据血液库存情况,在每种血型少于500袋的时候,将采取应急机制,启动献血者应急名库,如机关单位、卫生系统医务人员、部队官兵、企事业单位等,发挥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招募无偿献血者。
现在,宁波市中心血站已启用了18家团体无偿献血单位。站长张哲告诉记者,在各地都闹血荒的当下,余姚市的血液供应却较为充裕。这得益于余姚市半个月前于闹市区开出了一家无偿献血屋。
余姚市献血办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平时每天有三四十人前来献血,周末每天有七八十人。张哲说,在人流密集区建立起固定献血点的同时,还急需扩大本地固定无偿献血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