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2日讯 近段时间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血荒”。10月31日,志愿献血者在深圳献血。新华社
昆明告急,南京告急,北京告急,这个冬天,“血荒”一词频频被媒体提及。是用血量多了?还是献血量少了?其实,宁波也面临“血荒”:2008年金融危机,大批农民工返乡,献血人数减少,血源告急;2009年,甲流横行,血液存量再次大幅减少。一周前,宁波市中心血站向各大医院宣布:全市O型血库存告急。
病人在医院焦急地等血
记者从宁波各大医院了解到,存血量普遍处于不乐观的状态,许多原本该接受手术的O型血病人只能在病房中焦急地等待。
市妇儿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医院的存血量仅剩下3个单位,只能保证在正常情况下急症病人手术的用血,而住院病人的手术则需推迟。“手术的顺序都要经过重新安排,尽量分出轻重缓急,让可以等的患者努力配合等几天。”院方表示,这样的存血量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
市李惠利医院的存血量情况比妇儿医院更为糟糕,医院血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昨天开始“已经挤不出一滴O型血了”,这和平时需要用上几十个单位血液的情况形成了巨大反差。原本安排在昨天动手术的4名O型血病人全部搁置,而这个决定意味着之后相同血型的病人想要进行手术,必须接受无限期等待。
“其中有一个病人是肝内大血管瘤,手术的前期准备都已经就绪,就是因为调不到血,现在只能在病房等着。”工作人员还说,她现在一看到急诊病人推进来,就提心吊胆,生怕又是无法进行即时手术的O型血病人。
5名病人使O型血“见底”
宁波市中心血站的张科长表示,使得近期O型血存量剧降的一大直接原因是,10月26日5名病人用掉了100个单位的O型血。接收了其中4名手术病人的市李惠利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天O型血的用血量相当于平时一天4个血型的用血总量。
“其中有两个是在白天接受手术的患者,由于出血量较大,分别用掉了15个单位和12个单位的O型血。晚上,又送来了两名车祸病人,一个用了10个单位的血,另一个情况比较严重,属于干脾破裂,需要进行修复,所以用掉了将近39个单位的血。”张科长说,39个单位的血量相当于将一个人全身大换血两次。
正是由于这天的突发事故,使原本就已经陷入紧张边缘的O型血量“见底”。截至昨天,中心血站的O型血库存仅为130个单位,与600至800单位的标准存量相去甚远。这就意味着,如果再出现几个O型血的大出血病人,血站将可能无血可供。
互助献血可暂缓“血荒”
互助献血是国家《献血法》提倡的献血方式,是指当患者因病需要输血时,其亲属、朋友或同事为其献血的方式。张科长说,这种献血方式充分展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是现在国家最为提倡的献血方式,也是宁波在下一阶段加强管理的着力点,“与其被动地等着别人来献血,不如主动伸出手去帮助自己的亲人朋友。”
“现在一旦有O型血的病人家属到我们血库登记用血,我们就会建议他们自行去血站献血,自给自足,缓解缺血的压力。”市李惠利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每个去献血的病人家属几乎都给出了400ml的大血量,相信对于缓解用血压力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一旦血站做完血液的分离和检测就能立刻拿到医院来进行手术,有针对性的献血让用血变得更加有效。
目前,包括市妇儿医院在内的几家大医院也正采用着这个方法来获得O型血抢救更多病人。
很多人对献血存在误解
如果说10月26日的突发状况是不可抗的外因,那么献血者心中对于献血的种种疑问则是形成“血荒”趋势的内因。采血的器械卫生么?献血会有害身体健康么?献了血之后真的能享受到免费用血的待遇么?
张科长告诉记者,10年之前,宁波就已经出台相关规定,只要是在宁波献血,就可以在宁波免费用血,而且不必去血站,直接在医院就可以办理。“如果是本人用血,只要携带身份证和献血证就可以。家属要用血,则多给出一张关系证明即可。”
对于用血量,张科长表示,本人可以在5年内享受献血量5倍的免费用血,5年后等量免费用血,家属则是在5年内享受2倍的免费用血。
“很多人对于献血存在着种种误解,这也是我们今后亟待解决的地方。”张科长说,献血的主群体依然不能放弃。今年9月,市青少年绿色学校日前与市献血办正式签约,成为我市青少年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基地。“青少年将成为宁波最强大的血缘储备军,让他们正确认识献血是非常有必要的。”张科长表示,绿色学校主要面对的是初中生,下一步他们的只是普及对象将会是高中生,相信今后将会由更多人投入到献血的队伍当中来。
据悉,今天上午8点半,市血站联合安利公司在中山广场举行献血活动。献血车停靠地点及时间
从2010年9月13日起海曙区及奉化加贝献血车停靠时间恢复为平时工作时间,具体如下:
地点时间
二百门口每天09:00~15:00
亚细亚广场每天10:00~16:00
奉化加贝每月1、5、7、9、11、15、21、29日
08:30~13:30
其他各区(市)献血车停靠时间详见每周六宁波晚报的《血情告示》或www.nbblood.org.cn,献血资讯电话:8008574578(免费),87879891,87848413。据宁波献血网
八方声音
面对“血荒”,需要反思的是制度
空前严重的“血荒”牵动人心。在各方努力和各种措施实施后,一些城市的情况已有所缓解。面对这一尴尬的“血荒”之痛,反思和应急同样重要。只有找出现行制度中的深层缺失,形成保证血液供应的长效机制,才能让“血荒”渐行渐远。
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这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分析各地“血荒”屡屡出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献血或无偿献血还有一定的误解,有的认为献血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有的对“无偿献血、高价用血”心存疑惑;二是制度激励还不完善,献出爱心后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不能调动献血者的积极性;三是献血保障措施不到位,献血不够方便,有的医疗人员采血服务不好。
问题的暴露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否及时、有针对性地逐一破解。
献血是免费的,用血的费用是高的,是否以此盈利?公众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这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医疗机构和血液管理机构公开账目,公开流程,公开运行,公开血液的采集、运输,还公众一个明白,消除“公民献血、医院卖血”的疑虑。
激励措施的完善同样必不可少。无偿献血制度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但关键是各地能否以有效的措施、有力的办法激发公众的爱心。就普通群众而言,一味地强调“觉悟”、“奉献精神”,将献血人群单一的原因归于“道义”,显然是有所不足的。对于献血者,可以用一些非经济手段真正起到“鼓励”作用,比如对本人和家人用血给予更多方便和优惠,而不能让过程过于繁琐和不便;对农民工等群体、多次献血的固定献血者,应当加大鼓励力度,比如让其免费进入公园、优先看病等。
要强化责任完善服务保障措施。这次“血荒”中暴露出有的城市医务人员在采血过程中有工作时间减少、态度冷淡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献血是献爱心,医疗卫生部门应尽最大的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应从工作流程要求、作风建设方面规范医疗人员采血的职业规范,让献血者感受到便捷和温暖,绝不能允许因为采血人员态度冷淡而使爱心冷却。
“血荒”问题关及生命,决不能成为周而复始、挥之不去的社会之痛。只有社会有关各方认真反思,以此为强化责任、完善机制的“契机”,才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爱心,彻底远离“血荒”的危机。
献血须知
年龄:18~55周岁。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血液检测:血色素合格、乙肝表面抗原阴性、ALT(GPT)等正常。
1.献血前应尽可能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为保证血液质量,献血前一天和当天不要吃油腻食物,如肥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及油炸食物,不要饮酒。不能空腹献血,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应当吃一些清淡食物如馒头、稀饭、咸菜等,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3.献血前不要服药。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所以在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
4.献血前还应把手臂清洗干净,避免穿刺部位感染。献血前一周内,若有上感、发热或腹泻等不适,以及女同志月经期间都应暂缓献血。
5.初次献血的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材料,学习一些血液生理知识,可减轻心理压力,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的几率。
6.别忘携带身份证件包括本人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有身份证号码的驾驶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