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在论坛上演讲。记者 薛智谊 摄
浙江在线11月09日讯 如何应对产能过剩、汇率变动与利润趋薄等困局?11月5日,在《浙商》杂志社、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主办,市民营企业协会协办的《浙商》财富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来甬给500多名宁波企业家支招:企业长期可以做“6+1”,中期可做“3+1”,短期内保持两大特质。他认为,企业的长期战略要延伸产业链,短期内要收缩投资链——“一伸一缩”破解制造业危机。
郎咸平的人气向来很旺,当天下午2时许,记者赶到南苑环球酒店的大宴会厅时,郎咸平还没有到酒店,但里面早已座无虚席,一些迟到的企业家还要不断地加座。2点15分左右,郎咸平到了,大厅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郎咸平站着讲,一开讲就从大家关心的楼市说起,直到快5点的时候才讲完。记者发现,整个过程中,郎咸平除了中间有几分钟的休息外,竟然没喝一口水,而且声音洪亮,讲得字正腔圆。
长期:“6+1”拓展高利润空间
什么是“6+1”?郎咸平解释说,整个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七个部分,其中“1”指的是产品制造这个环节。除了单纯制造外,一定要整合其他6个环节,把这6个环节融入制造环节,因为只有这6个环节才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
“在长期布局上,制造业企业不能只做制造业,而要把制造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6大流程做‘6+1’的高效产业链整合,才能部分地取回定价权。这也是制造业唯一的出路。”郎咸平表示,企业要突围,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链整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由设计到生产到市场的整个过程。
中期:“3+1”延伸两端产业链
“我们海商网是个B2B平台,现在公司想在美国开一个展示厅,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不知道是否可行?”论坛上,浙江海商网络有限公司总裁陈则立向郎咸平提问。
“在国外办中国制造的展示厅,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很好。”郎咸平对这一做法表示肯定,但他同时表示,展示厅不能成为大而全的展示厅,而要成为一个精品展示厅,“网络是你们的强项,但订单处理不是强项,最好整合美国一个公司进来,一起来做个事。而且B2B网站已有阿里巴巴等巨头,因此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专业,要有无人可替代的地方。”
郎咸平认为,在暂时无法完成全产业链整合的情况下,企业在中期战略上可尝试“3+1”模式,在制造的同时,整合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这三个环节进行投资,逐步掌握整个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在国外开办展示厅是一种延伸产业链的做法,与他的“3+1”模式相吻合。
“晋江有很多企业在金融海啸中受冲击很小,为什么?”郎咸平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晋江企业有着大约22万个零售点。这些企业努力向产业链两端延伸,用融入销售等环节的捆绑订单,帮助制造环节摆脱困境。
短期:提高现金流伺机而动
“短期内,我建议企业保守一点,多积累实力,可以通过降低负债和保持充足的现金流,来增加企业的弹性。”郎咸平说,面对危机,企业必须具有两大特质。第一,要比对手先了解危机的本质;第二,要在危机时期比对手保有更大的弹性。
什么是保有弹性?郎咸平举了一个关于李嘉诚的例子:“2008年2月,李嘉诚开始抛售房产,他在金融海啸爆发前9个月就开始积极应对了,总共套现60亿元,这笔现金不投资,而是用来降低负债。到了当年10月份,他提高现金储备达到210亿美元。11月和记黄埔投资全线停止。这些举措使得在后来的金融危机中,李嘉诚因手中拥有充足现金而安全渡过难关。”郎咸平说,降低负债,提高现金储备,停止投资,然后伺机而动,这就是保有弹性。
郎咸平还提醒企业家投资要谨慎,“李嘉诚第一次成功收购是在1978年,一直到7年之后的1985年才进行第二次投资。为什么要等这么久?”郎咸平说,摸清一个新的行业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投资环境已经不能给予这么久的学习机会。一旦投资,对于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企业需要迅速反应,这个时候投资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企业可以学习一下李嘉诚的做法,在这几个月保守一点,看到的好项目先缓一下,思考一下。“我相信一旦危机来临,会有更多的好机会显现。现在看起来好的机会不一定是真正的好机会。洗牌完毕后,你会发现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答案一定是那些有准备的人。”
“我是学者,不是占卜师”
论坛结束后,很多人涌向台前向郎咸平索要签名和合影,记者也见缝插针地问了几个问题:“郎教授,你预测的很多事情结果都应验了,很多人说你是章鱼保罗,你自己怎么看?”
郎咸平笑了:“我是学者,不是占卜师,也不是章鱼保罗。我的职责是研究和分析经济现象。我的观点和结论都来源于我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现在腾讯和360两家企业斗得很厉害?它们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你怎么看这一现象?您认为QQ有垄断吗?”记者继续问。
“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我不知道呢。”郎咸平委婉地拒绝了记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