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在这次的人口普查过程中,大桥镇居民向普查员反映,身份证上的住址与实际住址不符,为此,还闹出了误会。普查员一了解,发现镇上好多居民的户口都落在一个集体户口上,而集体户口登记的地址根本不存在(详见 讨债引出咄咄怪事 3000多人的“家”地址不存在)。
“报上说的3000多人这个数据还是保守的,实际上可能超过4000人呢。”昨天上午,大桥派出所负责户籍工作的温警官告诉记者,其他镇也存在失土农民住址虚拟的情况。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呢?
温警官分析,征地拆迁是主要原因,土地被征掉了,但拆迁安置房未建好,政府要给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养老金,只能造一个虚拟的地址暂时挂一挂。
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1994年、1995年曾盛行买“蓝印户口”,当时要花8000元至3万元不等的钱,一些村民为了孩子上较好的学校或方便就业,掏钱买了居民户口。可有的人在镇上没有房子,这部分人的户口也被挂在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地址上。
“‘蓝印户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当时城乡差别不像现在这么小,很多农民花钱买户口,以做城里人为荣。时过境迁,现在的情况是,农转非不稀奇,非转农却办不了,人们更向往农村的空气质量和田野气息。”温警官说。
南湖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分管户籍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户口空挂,地址根本不存在,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只能期待当地政府加快拆迁安置房的建设进度。
据南湖晚报 社区记者 王卫国 市民记者 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