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4日讯魔术比赛结束了,魔术展演谢幕了,魔术师离开了,而魔术带来的话题和欢笑依然与西湖的秋景相依相存。浪漫的杭州,因为文化与风景的亲密相伴而别具一格。那么这一次,当杭州与魔术相遇,有什么样的文化场景值得我们期待?
这是一个需要想像力的时代。对文化的想像力,来自于身体力行的实践和尝试的勇气。在魔术大会到来之前,浙江省杂技家协会主席魏真柏说,中国的吴桥杂技节闻名中外,却没有自己的大型魔术节,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试一试?这也是省文联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手打造2010中国西湖国际魔术交流大会的初衷。记得在一个多月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文联的黄先钢先生就勾画了与此愿望相关的蓝图:能不能把西湖魔术交流大会打造成杭州的文化新名片、浙江的文化品牌项目,让它成为中国唯一的魔术节、世界级的魔界传奇?于是,实践开始了。
这是一个需要文化力的时代。在魔术大会开始前一个月,每个双休日都有来自海内外的魔术师们走入社区、商场、企业和公园,在不同的地方他们遇到了相同的热情——那些老人孩子,那些时髦男女,他们都很开心。发自内心的笑容透露出他们对魔术的喜爱,这是对神秘的向往,对技艺的崇拜,对欢乐的追求,对轻松的渴望。
在魔术大会举行的5天,杭州红星剧院附近,到处可以看到操着各种语言的魔术师随时坐下来切磋,仿佛是武林大会各门派的斗法,更似一次快乐的综艺派对。当魔术师行走在太子湾公园,他们英俊的容颜和潇洒的手法,吸引了游客驻足。这种场景,是有磁场的,轻松地将人的激情高高拎起。这是魔术的魅力。
当我们把刘谦和大卫·科波菲尔带来的魔术热情拉向历史,可以知道中国魔术源远流长,公元前500年,祖先便有了“连环”的记述,迄今世界众多魔术大师表演的“环扣可解”就被称为“中国环”。魔术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开展得最早的领域之一,隋唐时期,中国和日本、印度等国的魔术交流已很频繁……在本次魔术大会上,我们看到了来自浙大的魔术爱好者,看到了中国的魔术师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美国的魔术大师急着要学习中文。当语言交流遇到障碍时,上下翻飞的一副扑克牌可以让他们恍然大悟。这是文化的作用。
当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机制、社会环境都发生深刻变革,当文化消费与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更需要创意驱动和传播驱动。中国西湖国际魔术交流大会为此搭建了桥梁。
杭州有“爱情之都”、“动漫之都”的文化名片,那么,“魔术之城”能不能成为这个城市新的文化名片?现在,杭州已经有了魔术交流大会和魔术俱乐部,它会不会催生“魔法学校”的诞生、激发“魔幻文学”的爆发?一切,皆有可能。本报记者吴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