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天津工业展会纪念戳 |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刚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精彩难忘,但是要说举办大型博览会的时间,杭州可是要比上海早上一大截——正是80年前在杭州举办的首届西湖博览会,拉开了中国现代大型综合性会展的序幕。
昨天,杭州会展档案史料展在市档案局开展,内容包括首次公开展示的首届西湖博览会奖状等180多件展品。看着照片中造型各异、宏伟壮丽的场馆,精心编印的导览手册、参观指南,有些场馆还编写了馆歌,真是让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简直是80年前的一次上海世博会预演。
如果您想亲眼看看这些珍贵的史料,可以在本月17日至26日的上午8:30—11:30,以及下午13:30—16:30,去市档案馆二楼展厅免费观展。
80年前,杭州为了西博会专门修了一座桥
正如大家所知,1929年杭州举办的首届西湖博览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时全国有28个省参加,吸引了1000多万观众。在市档案局此次展示的首届西博会场馆的老照片中,有一张是游人泛舟里西湖的照片,在背景中有一座桥从北山路跨到了孤山后面,上面还有木亭。可是现在的里西湖上空空如也,这座桥是什么来头呢?
杭州地方史专家赵大川说,这座桥就是为了首届西博会而修的,因为当时西博会的场馆沿着西湖分布,孤山、北山路上都有场馆,为了方便参观者从北山路去孤山,特意修了这样一座桥。“那个时候杭州搞了不少工程呢,修了从城站到西湖边再到灵隐的马路,还有现在大学路上老的浙江图书馆。”
不过可惜的是这座桥在1944年垮塌了,现在我们只能从老照片里看到它的倩影。
从当年商务印书馆印刷的西湖地图上看,原来西湖里还有一座纪念塔,现在也不见了踪影。
一家百年老字号的13张博览会证书
在所有的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杭州本地老字号“邵芝岩笔庄”获得的13张奖状、4枚奖章。
从最早的1911年南洋劝业会给邵芝岩笔庄颁发的获奖证书到1926年美国费城展览会证书、1929年西湖博览会获奖证书、1930年的比利时独立100周年博览会获奖证书,几乎在当时所有的重要博览会上,邵芝岩笔庄都获得了荣誉。
“我认为最珍贵的就是邵芝岩笔庄在1929年的西博会上获得的奖状,因为西博会奖状现在存世量非常少,纸质的更加难以保存。这家企业能这么有心,保存下这么多珍贵的奖状、奖章非常不容易。”赵大川说。
为了研究杭州的会展业,赵大川跟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打交道不下10年,说服他们可以让自己亲自接触这些珍贵史料,进行研究。“这些东西历经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抗日战争、‘文革’,能保存到现在非常不容易,见证了这家老字号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亲眼看看这些文物,市档案局和赵大川跟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做了不少沟通,这些珍贵的史料得以和广大市民见面。
60年前,展会就流行给游客敲章了
现在的各种展览会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其实在上世纪初叶,中国的会展业已经非常兴旺了,各种展会层出不穷,从这次史料展中可以管中窥豹。
比如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1916年农商部的物产品评会、1920年浙江实业厅商品陈列会、1922年的直隶省工业观摩会、1922年上海商品陈列展览会、1929年的工商部国货展览会……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南洋劝业会,当时中国还是在清政府统治之下。”赵大川说,“是在南京举行的,之所以称之为南洋,当时中国把长江以南的区域统称为南洋。而‘劝业’这个词也是有来历的,当时的主办方主要想通过这个来号召大家兴办实业,所以不用‘博览’二字,而是选用了‘劝业’。”当年的南洋劝业会上,浙江也建了自己的独立展馆,是一幢西洋风格的小楼,里面展出了各个地市的特产,比如杭州的丝绸、嘉兴的木器等。
而民国时期的一些展会更是突出了“振兴国货”的主题,这些展会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水平。
在展品中,记者发现了两页盖满了戳印的白纸,非常像上海世博会上各个场馆给游客敲在世博护照上的印章。它们分别是1949年天津市工业展览会和1951年华北区域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的纪念戳。
难道半个世纪以前,就流行开展会并且敲章了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些花花绿绿的印章就是当时的参展方给游客作留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