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最近陈小姐为老父亲的事情忙前忙后,一直提心吊胆,一周前,父亲突然出现了便血,在当地医院检查后,怀疑是结直肠癌,为了确诊,她马上将父亲送到了杭州。在等待做肠镜的过程中,她不禁向记者感叹:“现在结直肠癌的患病率怎么会这么高?平时我爸爸很注意保养的,身体一直也非常好的,怎么就突然有了这样的病呢?”
“结直肠癌等到发现有症状的时候,许多已是中晚期了,而且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患病率确实日益提高。”省中医院院长、消化科专家吕宾教授在做客本报第66期名医大讲堂时,给本报读者讲述了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误区。
有症状的时候已经中晚期了
在消化内科的医生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穷人生胃癌,富人生肠癌。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前因为生活条件比较差,许多食物都被腌制起来,高盐腌制的食物是胃癌的诱发因素之一。而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大家的餐桌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许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为肠癌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11月初,国家卫生部颁布了结直肠癌诊疗规范,这是我国首个由卫生部颁布的恶性肿瘤的诊疗标准,这说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已经越来越高了。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但是现在因为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开始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吕宾说,在他诊疗的无数患者中,最年轻的只有28岁,送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
“现在对于结直肠癌的认识还非常欠缺,许多人都是等到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时才来检查,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吕宾说,像便血、消瘦、贫血等症状出现时,都已经是中晚期了。
那么到底身体出现什么样的异常时,就要注意这个警报了呢?吕院长给了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办法:关注自己的大便。
如果每天大便的次数、排便的时间以及大便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那么就要注意依靠一些检查手段来确诊了。
五类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提到结直肠癌的检查,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肠镜,这个检查手段确实非常有效,但是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要做这个检查,吕院长给大家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提供了一个路线图。
首先是五类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发现结肠内长息肉的人,反复发作炎症性肠病的人,喜欢高脂饮食的人,以及曾经得过血吸虫病的人。
“这五类人要重点检查,定期采取一定的检查措施,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吕院长说。因为肠镜的检查是侵入性的,许多人都不太愿意接受,所以,可以先进行一个大便隐血的化验。
大便隐血就是通过化验检查识别肉眼无法发现的大便出血。此外,体检中许多人逃避的指检其实也是比较好的发现办法。
这两种办法都是物美价廉的筛查办法,如果这两种办法做好后,还有怀疑的,可以做一个肿瘤标记物的检查(血CEA),如果发现高出正常数值,就要接受进一步的肠镜检查。
“现在确实有一些无痛的检查办法,但是在准确性上,比肠镜要低许多。”吕院长说,比如x线钡剂灌肠造影,在对于早期癌的敏感度上不是非常高。再比如通过CT检查做的仿真结肠镜,准确度也不是非常高。
相比之下,肠镜虽然有点痛苦,但是准确率要高许多。最重要的是,在做肠镜的时候,能够发现一些肠道内的息肉、早期癌变现象,同时可以切除这些病变组织,起到防范的作用。
功能性肠道疾病就像感冒一样常见
虽然早期发现结直肠癌非常重要,但是吕院长建议大家也不要杯弓蛇影,特别是一些经常出现腹泻情况的人。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许多人会出现腹泻的情况,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敏感的人会觉得这是否是结直肠癌的前兆。
“其实这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人群中非常多见,就比感冒少见一点。”吕院长说,他并不建议这类人长期服用药物,根本的办法就是调整生活方式。
比如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注意腹部保暖,就是改善腹泻情况的有效办法。其实在结直肠癌的预防上,这两者也是一个注意事项。
“多吃一些低脂肪、多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都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有效办法。”吕院长说。
●网友互动
蝶儿飞飞:我妈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出来是弱阳性,要紧吗?是不是还需要吃药?
吕宾:弱阳性的结果是可疑的,建议再次检测,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可以改变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另外,检测前要注意避免服用抗生素、制酸药等药物,以免影响到检测结果。如果检测出来为阳性,那么要弄清楚是什么类型的胃病,建议做个胃镜。
守望麦田:我今年28岁了,近三年总是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的情况,去年做了肠镜,没有问题,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在精神紧张的时候,腹泻更明显,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吕宾:就你目前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肠道功能性疾病,建议注意腹部保暖,饮食忌吃生冷类食物和牛奶。可以喝点酸奶,或者服用培菲康等微生态制剂。在症状发作时,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如得舒特等解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