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钢护筒正在被小心地吊起,此时处在筒底的老范已发现有渗水。新华社发 |
钢护筒被拉出后,营救人员在老范所处位置附近切割。要割出足够大的开口让他爬出。 吴力 邵全海 摄 |
切割出的口子里,老范终于探出了头,现场不禁开始欢呼。 吴力 邵全海 摄 |
老范被迅速送往医院,此时已蒙上之前已塞给他的眼罩遮光。吴力 邵全海 摄 |
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
切割底部时钢护筒内突然冒水
钢护筒随即被强行起吊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离事发钢护筒100米左右的地方,焦急关注救援进程的发展。
记者从现场救援指挥部了解到,对此次救援工作起决定因素的是4根工字钢的安装。安装成功,便可切割海底钢护筒,然后起吊。
至昨天凌晨4点左右,4根工字钢终于安装完毕。随即,潜水员下水进行海底切割。
昨天11点45分左右,平台处突发意外。由于事发钢护筒是平台60多根支撑钢护筒中的最外边一根,而此时钢护筒切割已接近尾声,于是稍靠内的另一根钢护筒在海潮和平台的双重压力下“咣”地一声巨响变形。幸好,这并没有影响到整个平台的稳定性。
14点左右,钢护筒海底水泥墩内部的最后一根钢筋被切断。突然,救援人员听到老范急促地喊着“不好了,下面开始冒水了”。救援指挥部马上断定和钢护筒连接的海底水泥墩已出现裂缝,海水很可能继续渗满钢护筒。
于是,救援指挥部决定立刻强行起吊钢护筒,海面上,早已和钢护筒链接完毕的起吊船开始起吊。14点08分,钢护筒和海底水泥柱连接处被强行拉断。
记者目睹,钢护筒中段已完全压扁
老范从被切割开的小口爬了出来
钢护筒和海底水泥柱成功分离后,由于当时海面风浪很大,为了确保事发钢护筒在起吊过程中不发生碰撞,起吊船并没有急于将钢护筒往上拉。
起吊船先是将钢护筒往上拉升一段,然后停顿一小会儿,等钢护筒平衡后,再拉。14点20分左右,钢护筒被拉离海面。14点25分左右,钢护筒被吊上平台。这时,记者看到,事发钢护筒除海面6米和海底浇注水泥处往上约4米还保持着圆柱状外,中间十多米的钢护筒已完全被海水压扁,看上去就像一块铁片。
早已等在一边的切割救援小组立刻开始切割钢护筒。切割小组先是在老范所处位置的钢护筒外边切开一个0.5平方米的小口子,将眼罩、头盔、保暖衣等塞给他。
随后,电焊切割小组又在口子上方切割同样一个小口子。14点52分,老范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爬出了钢护筒。
看到老范平安无事,现场立刻响起一阵欢呼声。随后,救援人员立刻将老范抬上救护车,送往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老范生命体征正常
他说,在海下害怕但也有信心
记者跟着救护车来到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老范先是被送到医院急诊室,医生检查后发现他除了下肢有冻伤和浸泡伤外,其他地方并无大碍。
检查完毕,老范被送进了ICU。
病床上,老范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你知道自己在下面过了几天几夜么?”
老范:“知道,天一黑就一天。”
记者:“你在下面害怕么?”
老范答:“有点害怕,但我有信心。”
随后,医院急诊室医生将记者劝离并告诉记者,范师傅生命体征正常,经过诊治将可痊愈。
昨天16点30分,现场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事故处理经过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业主方浙能嘉华发电公司总经理金利勤告诉记者,此次事故是由于工地特殊水文和海底地质造成的。
金利勤说,根据工程需要,码头取水口打桩必须打到海底岩石层,而工程打桩人员在打桩过程中,发现工地海底层分三层:淤泥层、贝壳层、岩石层。由于原先桩打到贝壳层后多次发生漏浆,所以桩要更深处打,于是钢护筒在多次打桩撞击后变了形。
现场救援技术专家组成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工程师陈东曙补充说,此次发生事故的钢护筒壁厚8mm,在圆柱形情况下,整体能承受约300吨的海水压力,因此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但一旦发生变形,薄弱处只要5吨的海水压力,就能把钢护筒压扁。所以事发时,钱塘江涨潮,就将钢护筒压扁了。
此外,还有记者提问施工方日后如何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金利勤回答说,以后施工方将采取2项措施确保井下工人的工作安全,即一是加厚钢壁,二是在钢护筒内再套一层钢护筒。
4天3夜,前后约78个小时的生死救援。昨天14点52分,被困海底18米的工人老范成功获救。这一刻,平台上几百位救援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而守候在现场的老范的哥哥更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11月18日9点15分,嘉兴市平湖乍浦港区嘉兴发电厂三期码头取水口工地发生意外,今年43岁来自湖北黄石的工人老范在一根直径一米、垂直打入海底的钢护筒底部作业时,由于涨潮水压增大,钢护筒海平面下十多米处被压扁,被困海底18米处。
事故发生后,当地公安、消防、业主单位、施工方立刻进行抢救。4天3夜,本报记者也一直守在现场关注救援进程,终于等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