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东阳近年崛起最快的产业无疑是红木,1000多家红木家具企业组成了一支独特的东阳“红军”。昨天,记者从东阳有关部门获悉,东阳画水一带的不少昔日“塑料大王”,如今纷纷当“红军”。
路边广告牌
折射红木产业的红火
从东阳城区坐车沿宁画路前往画水,路上随处可见大幅的红木广告牌。“以前路边全是废旧塑料,红木厂是刚刚冒出来的。”车上一名乘客说。
画水镇明焕村是东阳最大的废旧塑料集散地,下辖杨梅院等6个自然村,全村80%以上村民从事废塑收购。
村干部说,村民不光收入来源单一,还得忍受废塑带来的污染。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村里一些“塑料大王”渐渐办起了红木厂,人数有20多人。
昔日“塑料大王”
今成红木“新兵”
杨梅院自然村村民王人进,今年43岁,从事废塑收购20多年。在废塑行业,王人进算得上是资深人士,他在义乌有专门的销售窗口,一年销售额有上百万元。
记者昨天见到他时,他正在一家名为“前潮”的红木家具厂里忙活。“这厂是我去年10月开办的,占地5亩,有几十个工人。”王人进戏称自己是红木家具行业的“新兵蛋子”。
据悉,在杨梅院自然村,像王人进这样从废塑收购转型办红木家具厂的有三人。“去年下半年东阳红木火得不得了,大家都在谈论红木。看到行情好,我就跟了进去。”王人进说,办厂前,他曾去东阳红木家具厂最集中的南马、横店两个镇走了一趟,路边密集的广告牌和厂里工人忙碌的身影,验证了“红木很火”的说法。
运转了一年,王人进的红木家具厂渐入正轨,每个月都有三个柜的原木材料送到厂里。王人进说,加入红木家具行业最主要是看中红木的“环保”。在他看来,废塑产业是污染产业,不能持久,所以转型是必然的。
两条腿走路
规避转型风险
红木行业能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这也意味着它比塑料行业风险更大。从2009年下半年至今,各种红木原材料价格少则涨了一两成,多则翻番。
由于没有经验,王人进特别注意控制风险:“选料方面我比较保守,厂里用得最多的是野花梨,一年大概用掉100多吨。”
“差料赚的钱少,但风险也小,万一行情差,损失也小。”王人进说,在红木行业,自己还是个门外汉,必须“自己先弄懂”,才能看准高档红木。
与此同时,王人进并没有完全扔掉塑料生意。“做了这么多年了,一下子扔掉,不舍得。”他说,舍弃了塑料就意味着舍弃了原先建好的销售渠道,也舍弃了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所以,他保留了塑料中的新料业务。
采访中,记者发现,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是这些加入“红军”不久的“塑料大王”的一种共同状态。
政府出政策
鼓励加盟“红军”
“做塑料的,去做红木,这是一种积极的转型方式。”昨天,记者联系了画水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刘飞燕。他说,几个月前东阳曾专门针对废塑产业出台了一个文件,内容涉及与大专院校加强科技合作、加大成品开发等塑料企业自身的转型方式。
刘飞燕介绍,画水镇目前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企业不下百家,已形成一个产业,镇里也鼓励塑料企业转型生产红木家具。为此,政府还从具体政策上予以扶持,如塑料大户转型做红木,可以享受土地审批、银行贷款等方面的便利。浙中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