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今年上半年,衢州市教育局开展了第四届名师评选工作,单独对农村教师在市名师比例上进行了设定。在本届评选中,有8位农村教师脱颖而出,首次跻身市名师的行列。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评选市名师,将更多地对农村一线教师进行倾斜,以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进入市名师行列。
小小变动在农村学校激起了千层浪。近日,记者到农村学校采访,谈及名师工程,老师们都很兴奋,工作也更积极。他们认为,这一政策让他们有了新希望,有身边的名师指导更方便、更有效,成长也更快。
农村名师再添新动力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的吴红梅老师这些天一直在忙,忙着准备课题和讲座。今年上半年,她被评为“衢州市第四届名师”,成为8名入选的农村教师之一。
面对“市名师”的荣誉,吴老师说这是她想也不敢想的事。
其实,这么多年来,吴红梅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可之前的三届市名师评选,农村教师根本沾不上边。毕竟,在农村学校任教,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成长环境都不如城里的好,论实力要比城里的优秀老师稍差一些。幸运的是,她在小学品德学科上钻研了多年,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在今年的市名师评选中,她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评上了小学品德学科的市名师。
“评上名师是对自己的鞭策和鼓励,我还要不断学习,提高水平。”吴老师说,她觉得自己离真正的名师还有不小的距离,好在市“名师工程”给了她很多机会,每年都要完成课题、论文、送教和带徒等任务,这些都将激励着她不断努力,在自身成长的同时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
同样,衢江区杜泽中心小学的市名师陈小玲这些天也忙着给全区的新教师培训。同时,她还带了几个徒弟,每天和他们一起商量课题、磨课等。
“评上了名师,登上了一个大舞台,要经常给青年教师评课指导,才发现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上还要不断提高,不然真的难以胜任‘名师’这个荣誉。”陈小玲说。
农村教师看到新希望
农村教师入选“市名师”,这是一个政策信号,也是一种强大的激励。这让一些原本觉得在农村学校没希望的优秀老师重新找到了奋斗的目标。
“我想经过三年的努力,再冲刺下一届‘市名师’。”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邱旭红在农村学校工作了20年,这次也参与了“市名师”的评选,虽然最终没有入选,但她表示会继续努力,争取入围下一届“市名师”。
邱老师说,工作这些年,中级职称早就评下来了,而高级职称对她来说还有些遥不可及,“专业上没了追求,日子过得平平安安,有一种上了年纪的感觉。”
今年的市名师评选给了她一个刺激,她发现只要自己再努力一把,“市名师”并不遥远。“有了新目标之后,做课题、写论文,每天都有劲,人一下子变得年轻了。”邱老师说,对照名师的标准,她最弱的就是课题,以后一定要努力补上。
一些农村老师坦言,虽然这一届100名“市名师”中,农村教师的名额只有8个,但这说明,农村教师也可以参加“市名师”评选了,“市名师”不再只是城里教师的专属。“既然学校里有了一个名师,以后还会有第二个和第三个,只要自己努力,目标总能实现。”衢江区廿里中心小学徐峰老师说。
农村名师引领教师成长
常山县同弓小学校长戴小荣发现,学校的年轻教师们最近的工作学习特别带劲,原因就是学校里的徐勋贵老师评上了“市名师”。
徐老师在同弓小学工作了近二十年,曾经倡导并发起了衢州市第一个农村小学校际教研联盟,近几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几十篇专业论文,学校里有一批教师是他的“粉丝”,跟着他也尝到了写论文和做课题的成功乐趣。“徐勋贵老师的教科研方法很有指导性,对我们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很有帮助。”学校教务处主任樊小平说,名师就在身边,跟着徐老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学校教师们学习热情高涨。
同样,在衢江区杜泽中心小学,“市名师”陈小玲的身边也聚集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三年的青年教师余秀娟说,她发现陈小玲老师每天都要写教育博客,把每次上课的所得所思都记录下来,在陈老师的影响下,她也开始写教育博客,一年下来,效果还不错。今年,在区级教育课题的申报中,上级只要求学校报两个个人课题,但这所不到50位教工的农村小学,就报了22个个人课题,并全部获评。学校教师的教科研热情可见一斑。“每天和名师工作生活在一起,他们热爱教育的情怀和对专业的执着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一些农村教师表示,自己学校里就有‘市名师’,随时都有交流、学习的机会,非常方便,也非常管用。“身边的名师既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导师,也是我们人生道路的指路灯。”余秀娟老师说。
(据衢州日报 记者 汪培坚 通讯员 陆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