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民在杭州屏风街农贸市场选购蔬菜。魏志阳 摄 |
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昨天凌晨3点,刘师傅驾驶着一辆装载着2吨蔬菜的卡车,从萧山现代农业开发区出发,穿过黑漆漆的钱塘江。一个半小时后,这车蔬菜出现在杭州市中心万寿亭农贸市场的蔬菜柜台。
“这青菜是本地的吗?”早晨7点,赵大妈准时在这里出现。对她来说,每天买菜最关心的是能否买到本地产的蔬菜,因为“本地”意味着新鲜。“本地蔬菜新鲜,口味甜,价格相对便宜,比如今天的青菜一般要一块五一斤,本地的可能只要一块四。”
赵大妈说,杭州水土养的菜才适合杭州人吃,“可是本地蔬菜越来越少了,比如黄瓜、番茄就很难挑到。”
像赵大妈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记者发现大部分前来买蔬菜的市民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声,“本地的?”有些市民还告诉记者,有许多本地蔬菜用的是有机肥,更健康。
杭州市场上到底有多少蔬菜是本地产的?都在哪里生产?
●记者手记
“身土不二”
应该奉行
也许是本地菜越来越少,抱着“物以稀为贵”的心理,人们更加偏爱本地菜。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概念早已有着深厚的历史,而其实这个“本土情结”并非中国才有,早几年的韩国就已经开始流行,他们称之为“身土不二”,意思是要多吃、多用本地出产的东西。
据考证,“身土不二”的理念最早出现于当地医学家许浚17世纪完成的名著《东医宝鉴》。这一理念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报道,20世纪60年代,韩国民间组织“韩国农协”出于维护农民的利益,把“身土不二”作为口号进行推广。从此,“身土不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现已发展成为韩国人强烈的国货意识。在城市近郊不少菜地变为房地产的同时,有句话这样提醒我们,“任何耕地都可以种房子,但并不是任何土地都能种绿色蔬菜。”作为有“本土情结”的城市居民,自然希望能吃到更多产自本地的蔬菜。
量
七年前本地蔬菜占40%,现在难以估计
尚舒兰的舒兰农场在萧山的农业开发区里有1200多亩田地,其中800亩用来种蔬菜。这个农场种的蔬菜,80%供给杭州市区的农贸市场和超市。正因为是“本地蔬菜”,她的货也特别走俏,“除了(供应)世纪联华超市外,如果有别的供货需求,我们就没办法答应了,光是供给超市、农贸市场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由于种植棉粮效益一直不好,原本种水稻的尚舒兰从2001年开始种绿叶蔬菜,每天过着起早贪黑的生活——下午收割蔬菜;晚上10点开始整理、装箱;凌晨3点,司机们开始出发配送。
记者采访她时,正是晚上7点,她还在一家种子厂采购蔬菜种子。虽然辛苦,但一年也能赚到100万元的利润。每天世纪联华各连锁超市零售消耗的青菜中,有2吨来自尚舒兰的蔬菜基地。
有“本土情结”的杭州人关心我们能吃到多少本地蔬菜?“七八年前我们做过一个调查,杭州人吃的蔬菜中40%是本地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这个数据就难以估计了。我们最近也正准备做这方面的调查统计。”浙江省农业厅蔬棉科赵建阳对记者说,目前杭州人吃的蔬菜主要来自萧山、余杭,还有部分来自西湖区。萧山的蔬菜基地目前是杭州地区最大的,占地40万亩,菜运到杭州市区需一个多小时。
据了解,虽然本地蔬菜无法达到很高的自给率,但是绿叶蔬菜的本土化一直有指标,“速生叶菜的自给率不能低于80%。由于绿叶蔬菜不容易运输和保存,所以基本靠本地解决。”赵建阳分析,目前我们的蔬菜供给处于大市场、大流通环境,而不是过去的“近郊为主,远郊为辅”的模式,“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又由于蔬菜淡旺季明显,现阶段靠本地蔬菜供应本地市场已经不现实了。”
利
本地蔬菜蛋糕,种菜者分到最少
据记者了解,目前杭州人吃的本地蔬菜有三种来源,一种是超市和本地蔬菜基地直接对接;一种是由收购商去近郊的蔬菜基地上门收购,进入批发市场,最后流通到农贸市场的零售渠道;还有少量的蔬菜来自丽水、金华等地的远郊。
蔬菜价格在上涨,人人喊赚不到钱,问题出在哪里?这是赵建阳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
他给记者分析,如果是3元一斤的番茄,这3元就好比是一块蛋糕,谁最终分走了呢?“生产环节农民的收购价在提高,因为肥料、农药涨价,劳动力成本高了,但其实拿到的是最小的一块蛋糕,大约是1/10,而批发环节通常的净利润是每斤蔬菜赚两毛钱,如果一车拉5吨的话,也就是赚2000元钱,而最后一个零售环节可能将价格翻一番。”记者从杭州松木场农贸市场了解到,一个蔬菜摊位平均一天能卖200斤蔬菜,而摊位费加水电费每天大约是30至50元,再加上蔬菜20%的损耗率,摊到每斤蔬菜的价格上,确实要翻上一番。
在萧山现代农业开发区,记者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蔬菜基地,绿色延绵不断,一路驱车望不到头。青菜、芹菜、萝卜、白菜,再到大蒜大葱等,品种很多,而路边时不时会出现停靠的卡车,一边收割一边装车,场面颇为壮观。
据了解,这些卡车有许多是来自收购商的。记者询问了几位收购商,发现他们是用付定金的方式把即将收获的蔬菜包下的,“萝卜定金3000元一亩,一亩地能收大约6000斤,我们自己收割自己卖,如果卖一元一斤的话,就是赚3000元一亩,卖掉后的差价就是我能赚的钱了。”一位收购商告诉记者,由于很多蔬菜基地缺少收割的工人,就采取这种方式销售。
这些收购商便是最了解市场行情的人,“要是跌价了,很有可能就把蔬菜烂在地里”。目前,杭州近郊的蔬菜基地产的菜少数是直供菜场,多数则是先卖给中间商,再进入零售终端。
价
菜价波动大,最终原因在流通环节
“本地蔬菜越来越少,除了蔬菜种植面积减少外,最重要的是种植的人少了,如果小面积地种植,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宁可去城里打工。”吉天农场的郑女士告诉记者。
“松花菜(俗称有机花菜)半个月前是4元一斤,前几天是2元一斤,今天只有8毛钱一斤了。”赵建阳告诉记者,目前无论是本地蔬菜还是外地蔬菜,价格都不稳定,而最重要原因在于流通环节的不稳定。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日本,日本的蔬菜流通环节实行的是拍卖制度,蔬菜批发商要有一定的资质,批发商对蔬菜的市场行情非常精通,农产品规格统一,每种按大小都有价格标准,批发商通过拍卖买走每天上市的蔬菜,并且承担一定的价格风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们的农产品分级制度还未建立,价格很难确定,只能靠批发商与农民现场交易、当面议价这种比较原始的方式。“如此一来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很难采集到最真实的,中间环节也很难监控。我国台湾也在实行农产品流通的拍卖制度,至今有20年了,依然未完善。”赵建阳说,未来的趋势是做好农产品的分级制度,而目前许多超市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统一规格和包装专业的蔬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