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吃蔬菜 最好本地的 理由一:健康 理由二:便宜
杭州人能吃到多少本地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昨天,市民在杭州屏风街农贸市场选购蔬菜。魏志阳 摄

  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昨天凌晨3点,刘师傅驾驶着一辆装载着2吨蔬菜的卡车,从萧山现代农业开发区出发,穿过黑漆漆的钱塘江。一个半小时后,这车蔬菜出现在杭州市中心万寿亭农贸市场的蔬菜柜台。

  “这青菜是本地的吗?”早晨7点,赵大妈准时在这里出现。对她来说,每天买菜最关心的是能否买到本地产的蔬菜,因为“本地”意味着新鲜。“本地蔬菜新鲜,口味甜,价格相对便宜,比如今天的青菜一般要一块五一斤,本地的可能只要一块四。”

  赵大妈说,杭州水土养的菜才适合杭州人吃,“可是本地蔬菜越来越少了,比如黄瓜、番茄就很难挑到。”

  像赵大妈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记者发现大部分前来买蔬菜的市民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声,“本地的?”有些市民还告诉记者,有许多本地蔬菜用的是有机肥,更健康。

  杭州市场上到底有多少蔬菜是本地产的?都在哪里生产?

  ●记者手记

  “身土不二”

  应该奉行

  也许是本地菜越来越少,抱着“物以稀为贵”的心理,人们更加偏爱本地菜。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概念早已有着深厚的历史,而其实这个“本土情结”并非中国才有,早几年的韩国就已经开始流行,他们称之为“身土不二”,意思是要多吃、多用本地出产的东西。

  据考证,“身土不二”的理念最早出现于当地医学家许浚17世纪完成的名著《东医宝鉴》。这一理念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报道,20世纪60年代,韩国民间组织“韩国农协”出于维护农民的利益,把“身土不二”作为口号进行推广。从此,“身土不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现已发展成为韩国人强烈的国货意识。在城市近郊不少菜地变为房地产的同时,有句话这样提醒我们,“任何耕地都可以种房子,但并不是任何土地都能种绿色蔬菜。”作为有“本土情结”的城市居民,自然希望能吃到更多产自本地的蔬菜。

  

  七年前本地蔬菜占40%,现在难以估计

  尚舒兰的舒兰农场在萧山的农业开发区里有1200多亩田地,其中800亩用来种蔬菜。这个农场种的蔬菜,80%供给杭州市区的农贸市场和超市。正因为是“本地蔬菜”,她的货也特别走俏,“除了(供应)世纪联华超市外,如果有别的供货需求,我们就没办法答应了,光是供给超市、农贸市场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由于种植棉粮效益一直不好,原本种水稻的尚舒兰从2001年开始种绿叶蔬菜,每天过着起早贪黑的生活——下午收割蔬菜;晚上10点开始整理、装箱;凌晨3点,司机们开始出发配送。

  记者采访她时,正是晚上7点,她还在一家种子厂采购蔬菜种子。虽然辛苦,但一年也能赚到100万元的利润。每天世纪联华各连锁超市零售消耗的青菜中,有2吨来自尚舒兰的蔬菜基地。

  有“本土情结”的杭州人关心我们能吃到多少本地蔬菜?“七八年前我们做过一个调查,杭州人吃的蔬菜中40%是本地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这个数据就难以估计了。我们最近也正准备做这方面的调查统计。”浙江省农业厅蔬棉科赵建阳对记者说,目前杭州人吃的蔬菜主要来自萧山、余杭,还有部分来自西湖区。萧山的蔬菜基地目前是杭州地区最大的,占地40万亩,菜运到杭州市区需一个多小时。

  据了解,虽然本地蔬菜无法达到很高的自给率,但是绿叶蔬菜的本土化一直有指标,“速生叶菜的自给率不能低于80%。由于绿叶蔬菜不容易运输和保存,所以基本靠本地解决。”赵建阳分析,目前我们的蔬菜供给处于大市场、大流通环境,而不是过去的“近郊为主,远郊为辅”的模式,“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又由于蔬菜淡旺季明显,现阶段靠本地蔬菜供应本地市场已经不现实了。”

  利

  本地蔬菜蛋糕,种菜者分到最少

  据记者了解,目前杭州人吃的本地蔬菜有三种来源,一种是超市和本地蔬菜基地直接对接;一种是由收购商去近郊的蔬菜基地上门收购,进入批发市场,最后流通到农贸市场的零售渠道;还有少量的蔬菜来自丽水、金华等地的远郊。

  蔬菜价格在上涨,人人喊赚不到钱,问题出在哪里?这是赵建阳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

  他给记者分析,如果是3元一斤的番茄,这3元就好比是一块蛋糕,谁最终分走了呢?“生产环节农民的收购价在提高,因为肥料、农药涨价,劳动力成本高了,但其实拿到的是最小的一块蛋糕,大约是1/10,而批发环节通常的净利润是每斤蔬菜赚两毛钱,如果一车拉5吨的话,也就是赚2000元钱,而最后一个零售环节可能将价格翻一番。”记者从杭州松木场农贸市场了解到,一个蔬菜摊位平均一天能卖200斤蔬菜,而摊位费加水电费每天大约是30至50元,再加上蔬菜20%的损耗率,摊到每斤蔬菜的价格上,确实要翻上一番。

  在萧山现代农业开发区,记者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蔬菜基地,绿色延绵不断,一路驱车望不到头。青菜、芹菜、萝卜、白菜,再到大蒜大葱等,品种很多,而路边时不时会出现停靠的卡车,一边收割一边装车,场面颇为壮观。

  据了解,这些卡车有许多是来自收购商的。记者询问了几位收购商,发现他们是用付定金的方式把即将收获的蔬菜包下的,“萝卜定金3000元一亩,一亩地能收大约6000斤,我们自己收割自己卖,如果卖一元一斤的话,就是赚3000元一亩,卖掉后的差价就是我能赚的钱了。”一位收购商告诉记者,由于很多蔬菜基地缺少收割的工人,就采取这种方式销售。

  这些收购商便是最了解市场行情的人,“要是跌价了,很有可能就把蔬菜烂在地里”。目前,杭州近郊的蔬菜基地产的菜少数是直供菜场,多数则是先卖给中间商,再进入零售终端。

  价

  菜价波动大,最终原因在流通环节

  “本地蔬菜越来越少,除了蔬菜种植面积减少外,最重要的是种植的人少了,如果小面积地种植,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宁可去城里打工。”吉天农场的郑女士告诉记者。

  “松花菜(俗称有机花菜)半个月前是4元一斤,前几天是2元一斤,今天只有8毛钱一斤了。”赵建阳告诉记者,目前无论是本地蔬菜还是外地蔬菜,价格都不稳定,而最重要原因在于流通环节的不稳定。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日本,日本的蔬菜流通环节实行的是拍卖制度,蔬菜批发商要有一定的资质,批发商对蔬菜的市场行情非常精通,农产品规格统一,每种按大小都有价格标准,批发商通过拍卖买走每天上市的蔬菜,并且承担一定的价格风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们的农产品分级制度还未建立,价格很难确定,只能靠批发商与农民现场交易、当面议价这种比较原始的方式。“如此一来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很难采集到最真实的,中间环节也很难监控。我国台湾也在实行农产品流通的拍卖制度,至今有20年了,依然未完善。”赵建阳说,未来的趋势是做好农产品的分级制度,而目前许多超市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统一规格和包装专业的蔬菜了。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百万斤蔬菜入市降菜价
·全省蔬菜价格回落 花菜菠菜大白菜白萝卜降得最快
·禾城本地菜大量上市救场 蔬菜批发价开始回落
·台州蔬菜价格出现回落 白糖食用油价格也有所下调
·酒店菜场销售"两重天" 奥运蔬菜离百姓餐桌有多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