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高教园区,有条著名的“垃圾街”,就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斜对面。
严格地讲,垃圾街并不是一条街,而是纵横交错的好几条街巷。破旧的民房瓦砾,简陋的商店小铺,却因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等学院环抱中,成为了滨江小有名气的商业街。用附近学生的话说,那里的东西上不了台面、也没啥档次,但够便宜够味。
垃圾街周围曾经一片荒凉,都是很小的泥路。但随着2002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警察学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这6所高校为它带来了4万余师生之后,马路边就零零散散地摆出了小摊,大家把垃圾随手丢在路上,也没人打扫,久而久之学生们就称它为垃圾街。
这个名字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渐渐地,几乎没什么人记得它的本名——明德路。
它曾经辉煌过,而如今,哪怕是在最热闹的十字路口,也有不少的店铺门口贴出了“转让”字样的告示。
垃圾街生意渐冷
2008年夏天,陆泽从中国美术学院滨江校区毕业,在垃圾街最繁华的十字路口租下了一个15平方米的店铺开女装店,转让费四万五,年租金两万。“每年九到十月学生开学的时候生意比较好,冬天就淡了。”路泽说,店铺的经营状况一直不佳,第一年还能勉强维持,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很难保本了。
一家专卖韩国饰品店的老板刘小姐告诉记者,她原来在萧山市内做饰品生意,在三年前迁店到垃圾街,“刚开始生意比较好做,就关了萧山的店,把全部的重心转移到这里来了。来之后才发现学生的生意并不好做。尽管价格比之前在萧山的时候标得低了。今年生意比往年更淡了一些,现在基本以老客为主。”刘小姐说,每天才卖十件左右。
专修学院招生难商家客源减少
垃圾街的生意为何不如从前那么好做了?
垃圾街附近拉客的三轮车夫告诉记者,“来垃圾街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一位姓来的师傅说,“今年,最明显的是江南专修学生比前几年少了很多。”
来师傅口中的“江南专修”就是一所自考辅导学校——杭州江南专修学院。
2009年江南专修招生人数目标尚为4000人,而到了2010年,在我省核定的民办院校2010年自考全日制助学招生计划中,江南专修的核定计划仅为1300人,不到2009年的一半。
专修学院是改革开放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初形态。近30年来,全国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报考5420万人,毕业920万人。它源起于1993年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鼎盛期2000年全国有专修学院1280家;2005年学历文凭考试停止招生后,专修学院的数量有所回落,教育部2009年统计全国尚有866家。
而现在全省现有的这些专修学院,近况并不好,一般的专修学院学历文凭(大专)招生不到百人,甚至有几所专修学院学历文凭招生数为零,这些学院实际已经名存实亡。
而像江南专修、现代专修、求是专修这些招生尚好的学院,在近两年都在努力地摆脱“专修学院”这个帽子。
商品跟着租金涨学生跑到了市区
按理说,垃圾街位于多所学校环绕之中,拥有广阔的消费群体和地理优势,就算少了专修学院这一部分的学生,生意也应该不难做。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垃圾街的继续发展呢?
在采访中很多店主都抱怨,租金太贵。垃圾街店铺多为8至20平的小铺子,如果在中心地段,一个8平方米的小铺子一年租金也要3万多元,扣除寒暑假没有生意,每一天单纯的店铺租金就令不少店家大呼“吃不消”。而在近两年生意渐冷的背景下,垃圾街的房租还是一路上涨,每年房租的提价都在10%左右,丝毫没有降价的趋势。
过高的租金导致商家经营成本的提高,因此,垃圾街的不少商品价格相对以往有了较高的提价。而现在交通便利了,很多学生宁愿到市区购物,而只在垃圾街购买一些食品和日常用品。长期下来,逐渐形成了消费习惯。
据每日商报 见习记者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