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5日讯一个政府会不会创新,敢不敢创新,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质。这一点,生活在杭州的人们是幸福的:大到讨论涉及百姓切身利益议题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民可以与市长在线交流,提建议;小到交通违法行为罚款,再也不用跑银行跑交警队,在社区就能搞定……,这些,都是政府部门创新的结果。
昨天,第五届生活品质全国论坛在杭州开讲,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起,重点就是讨论政府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6年,杭州首次把创新目标绩效评估纳入市直单位综合考评,此后,“金点子”不断地冒出来。这4年来,杭州申报的创新创优项目达308个。
由杭州市考评办提供的杭州市2006—2009政府创新报告显示,目前杭州的创新项目中,保持“常态运行”的项目达242个,占项目总数的78.57%,绝大部分项目具有可持续性。
专家们在对杭州的政府创新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也提了不少建议。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特聘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蓝志勇就提出,政府创新应该不能停,要一直思考:“杭州的公共自行车不错,有没有可能把电动车也纳入进去?社区的交警队在全国已经领先了,有没有可能进一步,让居民在家里通过一张支票搞定?有没有可能在网上交钱?”
创新,当然不能停。杭州市委副秘书长、考评办主任伍彬说,杭州将在这些年创新创优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杭州市政府服务质量奖”,表彰在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部门。记者 刘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