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6日讯 故事,到讲故事的周立波这里,又制造出了一个高潮。
11月,靠嘴皮子吃饭的周立波在微博上发表了“公厕论”,他说,网络是一个泄“私粪”的地方,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共厕所!”他的结论是:“政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实是一种‘自宫’行为了!”
愤怒的网友继而和周立波展开了激烈的口水战,据说一战之后周的粉丝暴跌20万。
曾几何时,微博上只不过是每个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聊些不轻不重的事;但是如今,不少事件和热点都从微博开始,甚至因为微博而改变。
微博的“微力”因为网络几何级数的传播方式变成了现在无法忽视的威力。这种威力正在展现。
微博可以成名。洛杉矶的半失业作家Justin的老爸Sam,通过Twitter展现他犀利的幽默,不到一个月就走红并被拍成电视剧。他的走红速度是:光速!
微博可以抓人。厦门警方上月23日通过微博发布了当地一起女童被杀案的通缉令,万人转发后网友提供了100多条有价值线索,一周不到,罪犯被成功抓获。
微博可以让真相浮现。9月17日,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钟家的小女儿钟如九开通微博,她发的几十条微博被大量转发并引起舆论关注,当天,宜黄县委书记、县长被立案调查,率队拆迁的常务副县长被免职。
微博造就了无数的“微生物”,也造就了蔚为壮观的“围观”,甚至已经有学者称,“围观改变中国”。
通过微博,即使“缺席”事件空间现场的我们,也能获得时间上的“在场”权利。从接受信息到围观事件,再到发出抗议,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来介入甚至改变事件的走向。
微博的威力早在去年底就被中国社科院所关注,在其当年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对微博的定义是: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
和传统的消息“先集中再传播”不同,微博“先传播再集中”的效果更好,因为每个微博数字化ID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网民。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赵凯教授称,2010年是微博呈现繁荣景象的“元年”,引发了又一场信息革命:对个人而言,是个体、个性的放大。
2006年3月,世界上第一个微博网站Twitter问世,截至今年10月,全球Twitter用户已达1.75亿。在国内,新浪微博去年8月公测,1年多之后的现在,用户数已超过5000万。
微博的巨大人气引起了商业资本的关注, 11月16日,新浪宣布联合多方投资两亿元试水微博商业化运作。此后,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表示,已准备6亿美元介入微博,他说:“微博大战已经全面爆发”。马化腾也说下一步腾讯的重点将是微博。同时,中国最早的Twiiter模仿者之一饭否网在今年7月关停服务后再度解封。
微博大热的同时,也有学者称,微博带来的“围观”效应或许也有弊端。因为围观者将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寻找下一个围观对象,并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地改变现实社会。微博强大却不易控制的冲击力既可以矫正被扭曲的正义,也可以伤害遭诬蔑的群体。
但是无论如何,微博时代已经不可阻挡地到来。有人欢喜有人愁,以前池莉曾说“博客像个疯人院”,于是她关闭博客;如今周立波说“网络是公厕”,他被网友狠批之后灰溜溜地删除了这条微博。
很多人说,微博是“使人获得解放的技术”,因为所有人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看待世界的视角。然而这个虚拟的世界也需要规则,因为在下一次事件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事件的中心,被所有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