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7日讯“清入关后,‘四王’的字画维护和发扬了汉文化。”日前,在由中国文联、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政府等主办的第二届艺术品收藏鉴赏论坛上,杭州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单国霖认为,“四王”的山水画,以“模糊”为指导思想,技法成熟,已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四王”画作以仿古为主
“四王”是明末清初活跃于江苏太仓、常熟地区的四位山水画家的合称。他们是: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四王”的绘画艺术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四王”的画作,以模糊作为指导思想。除了王翚的作品比较注重写实,其余“三王”的,鲜有对实景的写真之作。
其次,“四王”的绘画作品,都以仿古作为主体。他们学习古代大师的技法,将这些元素条例化、系统化,归纳成为一种艺术的语言。大画家吴湖帆先生就是学习“四王”的艺术家。他对学生说,学习中国绘画,要从“四王”入手。这样,大家对古代作品的理解就会更深入、规范。
并且,他们每个人在作品上各有侧重。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个性风格,并非呆板的古作翻版。
第四个贡献很重要,“四王”在清朝代替明朝后,他们以仿古绘画的形式,很好地维护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为这个传统的延续和发扬作了贡献。后来,这些艺术风格,又受到了朝廷的重视。王翚后来到了京城,康熙很喜欢他的画,钦点王翚来主创十卷《康熙南巡图》。
王时敏:归隐官员,画风隽永
王时敏是江苏太仓人,因为父辈是明朝高官,他便继承官位,明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人称“王奉常”。在清军进攻太仓时,他和清军谈判:不杀、不烧,就开城门投降。因此,太仓百姓没有遭到劫杀。但这件事成为王时敏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王时敏20多岁时就认识了董其昌,他经常去董家请教画学。因此,王时敏早年的画风很接近董其昌,用笔细润,墨色清淡,画面清秀柔和。
到了中年,王时敏的作品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比如,他42岁创作的《春林山影图》,这是模仿倪瓒的作品。构图上沿用了倪瓒的“三段式”风格,但用笔变得干、毛,没有早期的那么滋润。
而67岁时创作的《烟树临流图轴》,也就是王时敏晚年的代表作,明显变得苍劲,墨色干湿,浓淡相间,苍茫隽永而又清润。晚年的王时敏专攻黄公望作品,也学董源巨,这构成了他晚年的特点。
王鉴:文豪后人,严谨有度
王鉴也是太仓人。他是文学大家王世贞的孙子,家境富裕。王鉴在明末时,曾做过太守。到了清朝后也没出来做官。
吴湖帆在《王鉴山水册》中分析王鉴画风演变过程,他认为王鉴“第一期画作,笔墨浑厚而间架松懈;第二期画作,则悉臻缜密;第三期画作,出入神化,不无颓宕处。”
比如王鉴39岁画的《仿古山水册》,风格接近王时敏的作品。结构均衡,皴笔平稳,但总体比较纤弱、秀气,笔墨细碎。
王鉴59岁的作品《梦境图》,层次复杂,集合了多家的特点。“四王”在仿古的作品中,融入了多位前辈画家的技法,把它们综合起来,这是他们的功力,他们拥有一种对前人技法的总结能力。
晚年的王鉴,运笔流畅,浓淡相间自如,笔触细腻精准。比如65岁的《仿宋元山水册》,体现出他深厚的摹古功力,比王时敏还要精道。
王翚:道艺精湛,写实创新
王翚是常熟人。他从小就专门仿黄公望的画,年轻时候在集市上画假画做买卖。
有一次王鉴到常州去,人们向他推荐说有一个小伙子,模古画非常厉害,那就是王翚。大王翚34岁的王鉴,就带他到了太仓,教他画画,又把他推荐给王时敏。
康熙三十年,59岁的王翚为第五次南巡归来的康熙,起草了《康熙南巡图》的白描本,这十卷南巡图最后由宫廷画师上色,但远没有王翚的白描本有味道。
在“四王”里,王翚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在他35岁以前,以临摹古画为主,用笔工细,染色淡薄,但王翚从35岁到60岁,开始广泛学习各种画家技法,用笔灵活多变,并且将各种笔法结合起来,画作的颜色明亮鲜丽,整体风格显得工秀、清润。晚期,王翚的技法更纯熟,他把古人的技法进一步技巧化。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个仿古画家还有了大量的写实表现。
王原祁:承古辟新,自创笔法
王原祁是王时敏的孙子,中过进士,50几岁时候,官位已经很高了,他就把早年自己画的画,高价收回,不让其流失在外。
王原祁留下的画也不是很多,他的山水,风格比较简单,由继承它的祖父而起。到了晚年,有了自己很独特的风格。从技法特点来归纳,就是构图布景讲究“龙脉”,即山势为龙形,起伏绵亘。山峦、岩石、树木、泉流的组合,有开合、转承、疏密、聚散的互动关系,山石由小块结成大块,互相对应而形成结构形式美。像《仿梅道人山水图轴》,里头的山都是一脉相承的。
王原祁还善用干笔积墨法,即先笔后墨,连皴带染,由淡及浓,由疏而密地反复皴擦勾染,然后由焦墨提醒,笔墨华滋醇厚,气韵苍茫混沦。张庚评其笔墨说:“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
王原祁的山水组合搭得很有特色,连绵不断的山中间,有时用云来割断,很有特征。他画的山的形态,讲究几何型的组合,都是立体的,锥形的方形的,相互之间构成一种衬托的关系。比如他的《云山图》,就有很强的几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