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2月9日讯 “现在已是担任农村法制促进员的第4个月了。近段时间连日阴雨,不知道给收割秋粮的农民带来什么影响?于是决定到童家村去走走看看。”日前,宁波江北区庄桥街道童家村的法制促进员杜雷在基层蹲点日记上这样记录。
在宁波江北区,一项名为“基层法制促进员制度”的创新举措正全面推行。区政法系统选聘的138名中层以上干部以基层法制促进员的身份深入全区每个村、社区,每人的姓名、单位、照片、职责、电话等信息均向村民公开。
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如何获得村民的信任是对这些法制促进员最大的考验。刚到童家村,杜雷就受到了种粮大户孙某的“刁难”。一天,孙某急吼吼地冲进杜雷的办公室,焦急地说自己田里用于灌溉的渠道被堵住了,水流不出去。
杜雷得知后,一边安抚孙某,一边与村支书一道赶到田头看情况。奇怪的是,水在正常流动,完全没有堵塞。此时,孙某才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认为现在上面派来的干部都不愿到农民的田头,之所以谎称水渠堵塞,就是想试试这个蹲点干部是不是真正愿意为农民办事情。杜雷第一时间赶到田头的举动让孙某大为感动,从此对基层法制促进员刮目相看。
基层法制促进员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基层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江北区法院副院长夏文俊自担任庄桥街道西邵村法制促进员以来,一有空就扎到村里,“只有让干部和群众都懂法,依法办事,社会才能和谐”。
西邵村开发征地较早,由于当时的补偿标准低,因此遗留问题多,村民不满,是有名的上访村。“以前不懂法,以为上访是唯一途径。基层法制促进员来了以后,大家愿意相信法律,不再动不动就上访。”庄桥街道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
在为村民普法的同时,法制促进员也不忘听取基层群众呼声,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西邵村有一集体厂房租给一家企业,该企业又转租给另一家企业,从中赚取差价。村民把愤怒朝村干部发泄,夏文俊了解情况后,与村民促膝长谈,告诉他们如何走法律程序,还帮村民介绍公益律师。不久,村里通过法院从首家承租企业处追回差价,最终化解了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