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1日讯昨日举行的2010浙商品牌节上,各路嘉宾对于浙商未来的品牌发展进行了智慧的碰撞,观点新锐内容精彩,为在场的300位浙江企业家带来了品牌建设的思考。
-李光斗
“品牌战,是全球化留给中国企业的最后机会”
“我是人来疯,听的人越多,我讲得越有底气越来劲。”昨天,中国品牌第一人李光斗一出现就把大家逗乐了。
“《三国演义》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模式的故事,比如魏国是国有企业,而吴国则是利用草根资源的民营企业,那么蜀国的桃园三结义便是典型的股份制。”李光斗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始了他对于品牌的理解。
对于目前中国经济如何实现转型,今后30年浙江的民营企业如何从制造优势转变成品牌优势?李光斗分析,在已经过去的改革开放30年中,人们做企业的环境是劳动力成本便宜、人民币便宜、环境成本更便宜。然而今后民营企业的发展,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环境:政策优势越来越少,各方面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环保方面的成本将会大幅提升。他提出,中国并不是制造业不行,根源在于没有品牌。
“过去中国最喜欢的是价格战,一个日本商人只要在中国走访超过3家制造工厂,它的成本就能直接减低15%以上。”李光斗认为,未来浙江企业的发展方向必须是提升软实力,品牌战将是全球化留给中国企业的最后机会。
李光斗认为做品牌必须与时俱进,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对此他提出了4个要点,“品牌卖的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要勇于改变。而品牌的建立需要做到目标精确化、形象国际化、品牌年轻化、终端精致化。”
-吴晓波
“一个企业如果是凤凰,品牌就是它的羽毛”
关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吴晓波一直在思考。在此次品牌节上他将企业比作是一只凤凰。“凤凰的脑袋便是企业的商业模式,而品牌是这只凤凰身上的羽毛。没有羽毛又何来凤凰?”
吴晓波提出,浙商转型必须处理好三层关系。一个是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系,有名声更要有好名声;第二个是前台与后台支持的关系,也就是只有重视后台的技术研发和管理才能支撑前台的品牌;第三要处理好品牌扩大影响力和品牌定位的关系,只有定位准确了,影响力才能发挥作用。同时他还建议浙商转型过程中需要做好三方面的角色转变。“要从营销先导转向战略主导,单一作战要转向立体作战,全方位地铺开市场,最后要从以前的模仿学习转向创新学习的模式。”
-施纪鸿
“不光要‘造船’更要‘买船’和‘租船’”
作为已经发展10多年的老牌箱包企业,新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纪鸿带领的新秀集团走出了自己的品牌建设之路,在此次的浙商品牌节上,他和在座的企业家和专家分享了自己独特的“三船战略”。
“一家企业就好比是一支联合舰队,组成这支舰队的船只,可以是自己造的船,也可以是买来的船,当然还可以是租来的。”施纪鸿所说的“造船”指的是做企业自主品牌;而“买船”则是收购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租船”指的是买断一些国际品牌的特许经营权。而就在前不久,除了创立自己的商务旅行品牌和买断个别国际品牌外,施纪鸿花了3000万元,买下了美国一个水上运动品牌箱包产品在全球20年的特许经营权。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施纪鸿看到了浙商品牌的转型新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