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心里装着事,玩着玩着就独自走到一边去了。
浙江在线12月16日讯在衢江区举村乡的库区学校,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
初见他们的时候,我们总觉得他们苦,苦得叫人心疼。可他们却是那样平静、坦然,依然好奇好动,欢笑蹦跳。
走近他们,倾听他们,这才觉得有一种苦,悄悄渗进我们的内心深处。“有兴趣和大山里的孩子交笔友吗?”一次偶然的邀约,遭遇了许多来自澄澈心灵的渴望。我不得不把那天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写下来。为了孩子,也为了明天。
小珍:“放假在家时,我的伙伴是邻居家3岁的小弟弟”
11岁的小珍是五年级的学生,模样清秀,眼睛澄澈。说话的时候,微笑着,一双眼睛认真地看着你,让人心生欢喜。
小珍的家在举村乡石便村的大山上,每次回家,小珍都要走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在温州打工,一年只回来两次。妈妈是贵州人,在小珍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家。
小珍是住校生,每个周末回家。因为下山脱贫,山上的很多人都搬走了,只留下小珍的爷爷奶奶和另外两户邻居。一户邻居家有个爷爷,小珍问他借过钱。那是新学期的150元餐费,爷爷奶奶拿不出来,小珍就去问邻居爷爷借。爷爷借给她了,后来爸爸回家还了钱。另一户邻居家,小珍常去,这家有个3岁的小男孩。
小珍说,每到周末放假,她就回家。在家里,她会先把作业做完,然后帮爷爷奶奶干活。如果作业做好了,家务也做完了,她还喜欢看书。家中仅有的几本书,都快被她翻烂了。如果看书也没意思了,她就会去邻居家找3岁的小弟弟玩。“他是我最要好的小伙伴!”小珍说,去找这个小伙伴玩,只要走一分钟的路。如果要找同龄的小伙伴,至少得走上一两个小时。所以每到周日,她都格外想念学校里的同学。
小珍说,上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教过大家怎么写信。可是从来没有同学写过或是收到过真正的信。“我想如果有一个可以写信的朋友,我一定会很开心的。不管他(她)是和我同年的小伙伴,还是哥哥姐姐,或者叔叔阿姨,我都有话跟他们说呢。”小珍看着我的眼睛说,那神情,好像在大山之外,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朋友。而朋友写给她的信,正在来的路上。
为了方便打理,这里的许多女孩都理了短发。
小芬:“心里难过时,我和自己说话”
小芬是个微微有点胖的女孩,短头发,圆圆脸。金金同我讲话的时候,她怯生生地坐在一边,眉头微蹙,像是有心事。
校长徐志标告诉我,小芬的妈妈在小芬五六岁的时候去世了。现在,11岁的小芬和她7岁的弟弟跟着爸爸生活。“我和爸爸、弟弟睡一张床的。”直到身边的孩子都散去了,小芬才悄悄地跟我讲了她的“秘密”。小芬说她长大了,所以觉得不好意思。家里是有两张床的,可是另一张床堆满了别人送来的衣服,她只好跟爸爸还有弟弟挤在一张床上……一番和“秘密”有关的窃窃私语之后,小芬的眉头舒展了一下,露出一个笑容。
小芬说,爸爸一个人要养活她和弟弟,每天都很辛苦地在外面打工。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总是看到爸爸很累的样子。所以放假在家的时候,她就会把饭先做好,等爸爸回来烧菜。
可是尽管这样,她还是经常会挨爸爸骂。小芬两次提起挨骂的原因,都是她吃掉了家里的零食。那零食,或许是爸爸留给弟弟的。“难过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话,我说爸爸真坏爸爸真坏……”说这话时,小芬低着头,双手不停地抠着手指头。
老师说,小芬有些内向,不太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周放假的时候,小芬也总是喜欢在周一的时候起个大早来上学。上学的路,走路加上坐车,要一两个小时。小芬说她最早的时候,四五点钟就起床了。
我问小芬,这么早就起床,还要帮爸爸做家务,苦不苦呀?小芬摇摇头,说不苦。因为爷爷奶奶和爸爸都很疼她,她冻不着,也饿不着,只要好好读书就好了。
金金:“我最好的朋友转学了”
看起来,12岁的金金是个开朗的小男孩。坐在校园旁的长凳上,他一边玩着手中枯黄的水杉落叶,一边和我聊天。有淘气的低年级学生一边喊他哥哥,一边嘻嘻笑着去蹭他,他轻轻推开,让小伙伴去别的地方玩。
和小珍一样,金金的妈妈在生下他之后跑了,留下了他和爸爸相依为命。村里人因此说他们家“一大一小两个光棍”。爸爸去外面打工,金金就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金金说他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是龙头坑村的。“他家很有钱的。”金金突然强调说。不过现在,这个最好的朋友,已经转学去了城里。只有他放假回家的时候,两个人才在一起玩。金金说,他会上网,他和好朋友平时就是用QQ联系的。
其实,金金并不能经常上网。电脑是姑姑家的,只有放假的时候,他才能霸着哥哥的电脑玩一会儿。平时要上学,不太能玩。所以金金最喜欢寒暑假,因为那时候就可以玩得很爽。
金金说他喜欢和成绩好的同龄人做朋友。为什么是同龄人?因为大人只会说好好学习。为什么要成绩好呢?旁边立即有同学抢白,他是班长,他在班里成绩第一。金金接着说,他们班里才十几个人,第一名不算什么。他要和外面的学校里的同学比,要是还是第一名,那才算有本事。可是外面的学校里,他只有那个转学过去的好朋友。
我要了金金的QQ号,周日的时候加了他为好友,可他不在线。金金的个性签名上写着“请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让我想起他自信老成的模样。
班主任吴燕芬:说着说着,她的眼里全是泪……
衢江区实验小学举村校区距离衢州市区50多公里,是衢州最为偏远的几所库区小学之一。在这里当了4年老师的吴燕芬,是在这里长大的,她了解这里孩子的苦。特别是下山脱贫之后,留在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举村校区共有76名学生,67人住校,其中20个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了父亲或母亲。“上课的时候,我都不敢给孩子们举例子。”吴燕芬说,山区太封闭,孩子们的思想被划进了框框,非常缺乏想象力。有一次五年级班的语文课,她让孩子们完成一篇看图作文。担心孩子们无从下笔,她特地给孩子们念了一篇范文。结果全班十几个孩子,交上来的全跟范文差不多,就好像是做了一次听写。从此以后,吴燕芬再也不敢给孩子们举例了。就算是启发,她也尽量不说“比如……”。
吴老师随意地从一堆作文本中抽出了一本,恰好是小珍的。她说,小珍是个特别有交流欲望的孩子,常常会找她讲话,说她周末在家的事情。但是每次讲的,都是她爷爷奶奶在家做了什么,她帮着奶奶做了哪些家务。
说着,吴老师随意地翻开小珍的作文本。我看到第一篇的标题是《煮红豆》,第二篇《煮面条》,第三篇《煮南瓜汤》。每一篇的开头,都差不多:“今天,我在家帮奶奶……”“我知道这些都是小珍做过的家务,她真的很懂事。有一回在学校,我还看到她的手指割破了。她说是帮奶奶干活时弄到的……”吴老师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
吴老师说,孩子们的作文很真实,也很单调,那是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太封闭了。除了校园,除了课堂,除了贫弱年迈的家,他们还应该接触到更多,他们的思想也应该更加丰富多彩。
吴老师说,有的孩子说想要结交山外的朋友,其实她的这个愿望比孩子们都要强烈。因为她希望山外的朋友能给他们带来新鲜多彩的生活,让这里的孩子们也跟着活跃起来。
记者手记
你愿意做孩子们的笔友吗?
其实,这次的采访是一次意外的安排。大概两个星期前,一位在库区学校当老师的朋友问我:“有兴趣交笔友吗?和小孩子交笔友。”
这位老师是到库区学校支教的,担任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在平时和孩子们的接触中,他看到了孩子们对朋友的渴望,也感觉到一些孩子的身边,确实缺少个可以说话、可以引导他们的人。他告诉我,之前举村乡的干部给孩子找了五个校外的“大朋友”,效果不错。
我有兴趣,过去看一看。
12月8日,我在车上坐了近两个小时,才到了学校。一路上急转的山路,转得我的胃里翻江倒海般难受。山里的阳光很灿烂,空气很清新,孩子们很欢乐,一下课就在操场上蹦蹦跳跳。很多孩子的衣衫旧了,鞋子破洞了,我看着心疼,但他们依然欢乐。
想起小时候,穿着屁股上打了补丁的裤子和小伙伴到处疯玩,都不觉着有什么。到了有一天穿着它去上学,被同学们笑话了,脸上、心里就突然都觉得挂不住了。
后来我发现,更让我心疼的是孩子们的另外一种苦。比如小珍开心地告诉我,她最要好的小伙伴是邻居家3岁的小弟弟;比如小芬的那个“秘密”,还有她平静地对我说,难过的时候,她自己和自己说话;比如一位小朋友在她的日记里写,看到婶婶带着妹妹走了,她突然就伤心地哭了(这个孩子的母亲离家出走多年)……这种苦,一直苦进了心里。
近年来,库区人民的生活已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实施下山脱贫工程以来,当地一些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山外就读。因此,举村校区的就学人数也从几年前的150余人迅速下降到76人,并且还在减少。留守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也有部分是单亲家庭。
一直以来,在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孩子得到了大家的关爱。如乡党委书记洪明泉联系温州商会结对帮助三名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其上完大学,还帮一名学生的家长治好了致其瘫痪的颈椎病;调任举村工作不久的乡长余伟明自己结对一名小学生,还联系了大洲一企业家捐赠,目前已发放了助学金20000元。学校方面也通过开展“开心农场”、“兴趣课堂”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可以说,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曾得到过来自政府和社会的物质帮助。
但是,除了有尽心尽力的老师教学解惑,除了有可爱亲切的同学玩耍陪伴,除了有社会和政府的嘘寒问暖,孩子们应该还需要一些其他的关爱!这种关爱有时候是像密友一般的分享和守望,有时候是像哥哥姐姐一般的提醒和鼓励,有时候是像爸爸妈妈一般的呵护和宠爱。
每一个人都会有孤独无助的时候,何况这些孩子。而且和其他的孩子略微不同的是,他们的身边缺少可以说话的朋友,缺少能够时时关爱的父母。
要感谢这位有心的教师朋友,在他之后,也让我这样亲近地看见孩子们的心。更要感谢的是他的细心,能想到交笔友这样一种贴心的方式。
和大山里的孩子交笔友,你愿意吗?记者热线13325706999,聆听你的想法。
(据衢州日报 策划报道 邢焰 巫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