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大雪关注一群生活在城市角落里 依然积极乐观的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60岁的瞿金林说,他是义乌起得最早的人。

  浙江在线12月17日讯 12月16日。义乌。最低温度-5℃。

  凌晨3点,这座城市还在白雪覆盖下沉睡,位于义乌市江东街道江东社区东南面的这片棚户区,已经提前醒来了。

  在这片自发形成的棚户区,住着大约500户人家,他们大多以收破烂和做清洁工为生。

  瞿金林来自安徽,是一名清洁工。虽然很冷,瞿金林咬咬牙还是钻出了被窝,他必须赶在天亮之前,把自己负责的那条街道清扫干净。

  一场大雪,似乎掩盖了些许破败和荒凉,却掩盖不了简易窝棚如冰窖一般寒冷的现实。

  “住在这里只需花很少的钱,我们已经很知足了。”在出发前,瞿金林望着不远处还是黑漆漆一片的小高层建筑,若有所思地说。

  起得最早的人:每月挣900元

  瞿金林戏称,自己可能是整个义乌城起得最早的人。

  凌晨3点起床,干到上午10点回家吃饭;下午1点到5点,继续上班;即使是春节,也没有一天假放。

  瞿金林今年60岁了,来义乌做清洁工已经3年。

  今年6月份,之前住的地方搬迁,瞿金林带着老伴和4岁的孙子搬到了这里。他用捡来的广告布、三合板,买了点毛竹,自己动手搭建了两间简易的房子。

  瞿金林摊开一双已经干裂的手给记者看,下雪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天气越冷,我的手裂得越厉害。”

  老伴正在做午饭,她煮了一锅面条。

  “就着昨晚剩下的咸菜吃,味道挺好。”虽然生活艰苦,瞿金林却总是很乐观。

  他每个月能挣到900元钱,支付完日常生活所需,所剩无几,“再苦,也不能苦了孙子啊。”

  最“能干”的人:8年挣了一辆货车

  上午11点,河南人小陈开着自己的那辆小货车回家了。

  “下雪天,生意不好。”小陈抱起小儿子亲了一口,见到记者在家里,他憨厚地笑了笑。

  在这片棚户区,小陈算“能干”的人了。

  8年前,还不到20岁的他来到义乌,蹬三轮车帮人拉货。今年年初,终于凑够了6万多元钱,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

  现在,小陈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除去各种开支,有1000余元的节余,“这些钱要存下来,给儿子将来读书用。”

  两个月前,小陈把妻子和孩子接到了身边。他有两个儿子,大的3岁,小的一岁零两个月。

  两间房子是自己搭建的,每年仍需交两三百元的租金。在小陈看来,这已经很划算了,“在别的地方,两三百块钱只能住一个月。”

  住在这样四面漏风的棚子里,冷吗?

  “我们大人还好,就怕冻着孩子。”小陈说。在他看来,通过努力,车子都挣到了,还怕将来挣不来房子?

  最乐观的人:我就是来义乌挣钱的

  接近中午,家家户户都开始做饭。河南人庞师傅生的火比谁都大,可他烧的却不是饭。

  “这些都是铜线,把外面那层塑料烧掉,我好拿去卖钱。”庞师傅站在火堆边,塑料烧焦的味道很难闻,可他却只顾着拨弄那些还没烧尽的线圈,“这些铜线每斤能卖30来块钱,这里估计有三四斤。”

  庞师傅一个人住,“老婆还在河南老家呢,家里有个小儿子要养。”

  6年前,庞师傅来义乌拾荒。他的大儿子现在也在义乌一家工厂打工,因为吃住都在厂里,父子俩平时见面不多。

  “我来义乌,就是为了挣钱。”庞师傅乐呵呵地说,相比起来,义乌挣钱的机会比老家要多,“今年过年肯定要回家的,家里的老婆孩子也要陪陪啊。”

  “今年的收入?劳累了一年,两万块钱总该有吧。”庞师傅说,干了6年,他现在已经摸着点拾荒的门道了。

  最忙碌的人:

  盼着孙子孙女快点长大

  在这个特殊的村子里,虽然天冷,男人们大多都出去找活干了。

  马大婶的简易棚就在路口。孙子从家里溜出来抓雪吃,她追出来,正巧和记者碰到。

  马大婶的“家”有10多平方米,房顶盖的是油布。屋内放着一张大床,四个床脚都用砖头垫着,这样可以防潮。

  她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男孩今年3岁,女孩1岁零3个月。

  男孩很调皮,在记者身边转来转去,一点也不怕生。孩子不懂事,以为那些白色的雪是天上掉下来的“糖”,老是想去抓些来吃。

  马大婶是安徽人,在这片棚户区已经住了3年了。

  “儿子在老家种地,我和儿媳妇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一起。”马大婶说,“儿媳妇出去打零工,我就留在家里照看孩子。有时候我们换一下,我出去捡废品,她在家带孩子。”

  四张嘴要吃要喝,再怎么省,一天也要20块钱。

  “孩子再大一些,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听说一学期要一千多元钱呢,真的上不起。”马大婶说,今年她拾荒没挣到多少钱,正想着做点小生意。

  “我用捡来的废铁边角料做了一辆小推车,准备卖点零食。”马大婶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她摸了摸孙子的小脸蛋,“等孩子长大,有出息就好了。”

  记者手记

  我感到了温暖在生长

  尽管下了一场大雪,这个面积不算大的棚户区仍然是五颜六色的。那是人们从城市里捡来的,各种各样的塑料瓶和纸板的颜色。

  在正午之前,整个村子都静悄悄的。因为天冷,老人和孩子们大都窝在床上,不愿意出门。只是,记者每走进一户人家,得到的都是非常热情的接待。

  他们不富有,可是几乎每户人家都招呼记者,“吃碗面条再走吧。”

  温暖,就在这个看似穷苦的地方生长着,让人不自觉地,再坚强一些。

  大雪很冷;他们很乐观;我们呢?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这大雪下出六个追问 搜集市民疑问向相关部门求解
·这场大雪3000公务员凌晨扫街 从深夜持续到昨日9点
·一场大雪“冻病”上身 头痛心痛胃痛冷风吹泪汪汪
·流浪小贵宾没熬过大雪夜 好心女孩送它最后一程
·大雪致57万户用电受影响 浙江电力紧急抢修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