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给”字组词,你会想到哪些词组?杭州一四年级的小学生亮出了一个很“给力”的答案。对,就是“给力”。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神马都是浮云”、“织围脖”、“你out了”这些网络新词汇被人们频频用入日常生活中,而当这些源自网络的新词汇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里时,家长担心的是:这样的新词究竟是“给力”,还是“雷人”?这样的用法出现在习作中是否会被扣分?高频率使用不规范的网络用语会不会影响孩子今后语言系统的完善?
老师:无奈、太“雷人”
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网络新词,杭州长寿桥小学语文老师张佳颖的感受就是,十分困扰。“孩子用网络词汇写作文,文章是要比平时来得活泼,但我们批阅起来很头疼。”、“词汇很新颖但是不规范,基础词汇不规范将来怎么使用语言?”
“从去年开始,就有听到一些网络热门用语出现在孩子们的口中。其实我还是颇为担心的,尤其是当他们把这些用进作文、写进试卷中时,我有些不知所措。”张老师皱着眉头说,对于不文明的词,老师还能制止,而这些网络词汇,则让他们又恨又爱:日常听孩子们说说觉得挺有意思,而当这样的词汇被运用进作文、组词又该怎么评判呢?
张老师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我勒个去”。这个词可以说是调侃式的笑骂,就是个叹词,并没有实际意义,相当于古代的“呜呼哀哉”,但在作文中使用则显得非常不雅。
如今,一到假日,孩子们总爱上网聊天、看帖,网络用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地渗入他们的语言与作文中。
为什么现在中小学生热衷写很“给力”的作文?老师们有一致的见解,“网络词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一个词它的本身有意思,单单这点就很吸引孩子了。还有就是小孩子喜欢追逐流行,爱模仿。”
“现在我不鼓励学生们上各种论坛聊天。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语言体系,也没有很好的辨别能力,往往会因为好奇而乱模仿。网络词汇只是红极一时,没有传统的语言来得规范,如果孩子们过早地使用,那么今后他们的语言就会是畸形的。”张老师说,有不少学生乱用这些词,生搬硬套。
“其实我一直觉得,网络用语作为日常会话可以,但是写进作文就不好了。尤其是他们现在还处于学习期,语言章法还不扎实,语言系统还不完善,在这个时候就使用网络用语对他们今后语言的规范有害而无益。”同为语文老师的黄馨补充道。
而如何引导学生走上正常的轨道,让他们从“网络词汇”中走向规范的用语才是关键。黄老师告诉记者,“比如上次有个学生在写作文时想表达‘受到惊吓’,纠结于用哪个词好,我就让他查字典。后来发现他用了‘雷人’一词,而且用得并不合适。我就建议他换掉并告诉他,字典里的东西才是正确的,很多网络用语只能用一时。要学好语言就要扎实。”
家长:有意思、够“给力”
孩子热衷使用网络词汇,家长的用语习惯也是原因之一。甚至有些家长,对孩子使用网络词汇表示褒奖。在他们看来,孩子正处在想象力和创造力迅速成长的时期,不应该抑制他们思维的自由发展,而应该大力鼓励。
“上周女儿拿了张纸,上面写着‘囧’和‘槑’,问我怎么读,我一想,这都是网络词汇啊。后来翻女儿的作文本发现,孩子竟然把这两个字都用在了自己的作文里,词还挺达意的。”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妈妈告诉记者。
在她看来,加入了网络新词的文章很新鲜,与刻板的八股文相比,显得趣味盎然。
“孩子平时上网看到了一些好玩的新词,都会来讲给我们听,有的时候家里来客人,让他讲个故事,他就把传统的故事夹带着网络词汇说出来,让所有人都觉得耳目一新!”另一名学生家长李先生告诉记者,像这样新潮的表达,正是他鼓励的,“其实多用用网络词汇还挺不错的,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啊!”
使用新词要把握好“度”
浙江传媒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葛进平认为,小学生使用这样的网络新词并没有问题,“词无好坏,孩子们日常使用些有意思的新词不应被抑制,这体现了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只要语义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都值得提倡。”
对使用了网络词汇的作文,葛老师并不赞同扣分处理,“不管什么意思,都可出现在考卷上,只要有健康、善良的意义就行。”
近几年网络的发展把“御姐”、“PK”、“微博”这一类并无雅俗之分的新词推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带来的还有一些略为庸俗的词。葛进平建议,孩子们在使用这些新词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度,而如何分辨,关键还是要看语义。
据每日商报 见习记者 张晨 通讯员 印沁沁 都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