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医院无家可归的精神病患者(不完全统计) 制图 曾旌
张庭(化名)一遍又一遍写下一个地址,告诉旁人那是他的家,每次见到护士,都会问一个问题:我想回家,我什么时候能回家?
这个问题,他问了4个月,很执着。
张庭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发病时很暴躁,会打人,今年5月被送进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经过3个月的治疗,已经康复。
病好了回家,本来是人之常情,对张庭来说却很难。
医生护士不敢告诉他,在过去的几个月,曾经多次联系他的家人,都遭到拒绝。家里人说,没钱也没有精力管他。
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有500多个精神病患者正在接受治疗。其中,50多人已经康复,却因无家可归,继续住在医院。
“有的有家,家人拒绝带他们回家,有的是流浪者,无人认领。”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田院长说。
由于精神病的特殊性,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医院不能让患者出院。可是让他们继续留在医院,医院又不堪重负。
在浙江,登记的精神病患者约有10多万。各地的精神病医院,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如温州市精神病医院无家可归的康复患者有80多人,最高峰时曾达到200人。
这些无家可归的精神病患者,该何去何从?
她,丈夫没钱不管了
今年6月,袁花(化名)被丈夫送进医院。
康复后,袁花的丈夫选择消失。
丈夫说得坚决,没钱看管妻子,就不管了。
后来,医院打电话过去,他不接,接着关机。
直到现在,袁花还住在医院中。
医务人员说,为了不刺激她,一直骗她说还要继续治疗。
还能骗多久,他们也没有把握。
他,一住就是46年
掐指一算,何一(化名)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绍兴第七人民医院度过的。
杀人犯,这个恐怖的称号曾经属于何一。因此,他被送进医院,这一住,就是46年。
从青春年少,变成白发老人,这么多年,医生说,何一的家人很少来看望他。到最近几年,已经没有人来了。
何一有医保,多年住院,单位也有补助。到后来,何一干脆将退休金付给医院,把医院当家,住了下来,不提回家。
“他是慢性病患者,因为当时治疗条件不够,他不能完全康复,但只要按时服药,有人看管,定时观察,他也能出院。”说到这个住院时间最长的病人,田院长叹了一口气。
大部分精神病人都对家人造成过心理伤害,因此逃避痛苦,寻求解脱,很多家属选择不见面这种极端的方式。
一个疗程费用上万元
田院长说,对于贫困家庭,照顾精神病人的费用,确实很难承受。
他粗略算了一笔账:一个急性精神病人住院,通常需要一个疗程3个月,每个月的费用是5000元—6000元。重型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更长,费用更高。80%的精神病人又是来自农村,医疗报销只能占50%。
病人出院后,虽然用的基本药品,免费提供,但是需要家人的照顾,这又离不开人力,对于缺少劳动力收入又低的家庭来说,确实难。
2007年7月12日,杭州机神新村有精神病史的男子周某,持刀伤了一个拾荒者和两个民警,在劝导无效下,现场民警连开三枪,将男子制服。周某家中有一对年迈的父母,父亲卧病在床,对于周某,年迈的母亲有心无力。
“在浙江,约有50%的精神病患者都是贫困者。免费提供医疗药物,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浙江省精神卫生办公室主任石其昌说。
家人照顾比吃药治疗更重要
前天早上,永康市开发区车马河村,一男子手持匕首冲进邻居家。两个小孩被刺中当场死亡,一个4岁,一个5岁,孩子父母及一个7岁孩子被刺伤,送往医院抢救。
嫌犯是贵州人,1971年出生,只身一人到永康,在一家电器厂打工。他到永康前患有精神疾病,初步判断是间歇性精神病发作。警方说,两家人没有发生过冲突,嫌犯被抓时,精神状态异常,出现了幻觉,一直说有人要杀他。
多数在安康医院的患者,有犯罪肇事的记录,社会和家人更是难以接受。事实上,家人的照顾和理解,比吃药治疗更为重要。
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者和情感性精神病的原因,至今没有科学解释。省心理协会理事长赵国秋说,对待精神病人,家属的配合,是关键。
曾有多年精神病人治疗经验的他说,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患者,康复后回到家中,却依旧遭遇家人的白眼,漠视,甚至抛弃。有的最后选择卧轨自杀这样悲剧的方式结束生命。
绍兴市精神卫生办公室副主任王顺铨说,家人同意了,愿意成为监护人了,患者才能让人放心在社会中正常生活。如果没人管,不按时服药,还是有可能复发。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王顺铨说,患者无家可归,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原因是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患者家庭没有安全感,觉得很无助。
在绍兴,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接近27000人,这意味着每1000个人中,有6个精神病患者。
绍兴现在每个县市区都设精神卫生办公室,乡镇和街道也有相关的机构,配有兼职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基本药物治疗。王顺铨坦言,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一些社区对患者置之不理,兼职人员不够专业,经费不够等都是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精神病患者的就业、婚姻,都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可现在还是空白。你说,体系不完善,患者家属怎么会有安全感?”
建议1政府补贴家庭康护费
石其昌说,要改变现状,就要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医保报销比例,并且对不能报销的部分提供补偿,减轻病人家属的负担。在义乌,当地部门除了免费治疗精神病患者,还补贴一笔钱,叫家庭康护费。
建议2家访小组定期回访
按照《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规定,每个街道除了配备一个家访医生外,每个社区都应该有一批兼职人员,长期对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开展一对一或二对一的专门帮助。
赵国秋说,固定有几个人上门提供心理帮助,掌握服药情况,甚至聊聊天,是很有效的。
浙江一些地区,正在实行个案管理小组法,就是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家访小组,由社区全科医生、责任医生和病人家属组成,按时对患者观察治疗。“这个方法借鉴了澳大利亚,但还有问题,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很欠缺,病人家属怎么培训。”
石其昌说,在国外,对于精神病人的日常监管帮助,义工组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帮助政府、社区,定时关心病人,还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
建议3精神病患者白天托管
对精神病人的监管,需要政府部门、社区、家庭共同重视,完善精神病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比如可以仿效国外的社区接管制。王顺铨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出院的精神病人,政府特别建立了一个社区服务站,收纳这些无家可归的病人,也是一个缓冲地带,让一些病人的家属有时间接受。
在上海建立了托管制,白天精神病患者可以住院,一天50元的费用纳入医保,晚上再回家住。
石其昌说,在温岭、路桥,已经建立了托养所,主要针对一些“三无病人”(没有劳动力,没亲人,慢性病患者),这些无人监管的病人,很有可能成为流亡精神病患者。
他说,家属照顾和托养场所相结合,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如果只是把康复的精神病患者统一集中到一个场所,也不利病人的生活。
据都市快报 作者 顾筝 黄君 杨丽